四川擬建新質生產力試驗區 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昨日,記者獲悉,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官網于日前公開《四川省新質生產力試驗區認定和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根據《征求意見稿》,四川省新質生產力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建設以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先進生產力培育為導向,以發展模式創新和體制機制改革為路徑,以構建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為目標,打造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新質生產力發展高地,輻射帶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建設試驗區,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創新、產業、服務缺一不可
建設新質生產力試驗區需要滿足哪些條件?根據《征求意見稿》,試驗區原則上以國省級高新區、經開區和城市新區等為建設載體。
在創新能力上,要擁有高校院所,建有國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制造業、產業)創新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建有數據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擁有不少于5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等科技型企業;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排名全省建設載體的前10%。
在產業基礎上,在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生物工程、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類腦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點領域發展勢頭較好,主導產業相對集中(原則上不超過2個);園區年營業總收入達到200億元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50%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位居全省前10%。
在服務功能完善上,有研發設計、概念驗證、中試服務、創業孵化、技術交易、檢測檢驗、知識產權、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務機構15家以上,其中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載體不少于5家,能為科技創新、產業創新提供完善的服務。
同時,還應具備綠色安全生產、支持措施明確等條件。
試驗區具體如何建?
推動主導產業做大做強
試驗區具體如何建?《征求意見稿》提出,一方面試驗區所在市(州)政府要加強試驗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管理,在財政、土地、人才、項目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另一方面,《征求意見稿》對試驗區本身發力方向也提出多個具體要求。具體來看,要加快構建覆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技術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的科技創新體系,大力集聚高端創新平臺和高層次創新人才,持續推進科技成果在試驗區落地轉化。
要圍繞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產業化項目,布局建設一批企業孵化載體,培育壯大一批優質企業主體,推動主導產業做大做強。
要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大力推進招院引所、招才引智、招商引資,不斷拓展區域合作新空間,提升園區發展新動能等。
此外,還要堅持綠色和安全的運行理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相關要求,守住發展底線。要積極推進改革創新,探索政策制度和運行機制。
《征求意見稿》還對考核評估提出了要求,將對試驗區實行優勝劣汰、動態調整,科技廳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對試驗區實施年度績效評價,評價結果分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對年度績效評價為優秀的試驗區,給予創新資源配置、科技人才引進、用地用能環評等方面傾斜支持。對年度績效評價不合格的試驗區,限期整改;整改不力、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由科技廳撤銷資格。對初次申報成功的試驗區和年度考核優秀的試驗區,給予一定額度的科技項目支持。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黃雪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