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宣漢:文明實踐“圈”出群眾幸福新生活
“走,去看演出、吃壩壩宴嘍……”近日,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大成鎮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文明實踐活動,文藝演出、健康義診、壩壩宴等活動精彩紛呈,旨在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
宣漢縣三墩土家族鄉以重陽佳節為契機,開展義診義剪活動現場。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今天社區組織我們老人看節目、吃壩壩宴,太好了!”大成鎮文城社區7組的王太政老人笑得合不攏嘴,滿心歡喜地享受著這份來自社區的關愛。
近年來,宣漢縣始終秉持“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以“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為目標,立足實際,聚焦群眾需求,開展了一系列暖心的主題文明實踐服務活動,讓服務群眾更加精準、高效、溫暖。
融入群眾“生活圈” 樹立文明新風尚理念
“現在社區的服務非常周到,這次活動有演出、有義診、有講座等,讓我們老年人度過了一個愉快的重陽節。”宣漢縣三墩土家族鄉育英社區寒池街居民崔明忠說。
為進一步推動移風易俗,讓文明之風蔚然成風,10月10日,宣漢縣三墩土家族鄉以重陽佳節為契機,舉辦了“新風潤三墩 歡樂過重陽”文明實踐活動,與150余位老人共度佳節。活動中,“金剪子”“三小衛”等文明實踐服務隊,細心為老人提供服務,贏得了廣泛贊譽。
活動還采取“拉家常”的方式,聚焦“移風易俗樹文明新風”,引導居民破舊立新,樹立正確婚戀觀念,堅決抵制高價彩禮不大操大辦,不盲目攀比,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文明新風。
“馬上就到年底了,酒席也多起來了,大家不要一味攀比,不能比誰酒辦得多、吃得多,要一切從簡。”三墩土家族鄉新時代文明實踐隊隊員張鑫提醒大家。
宣漢縣三墩土家族鄉以重陽佳節為契機,開展義診義剪活動現場。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此次活動,不僅讓老年人們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更形成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有效遏制了濫辦酒席的不良風氣,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讓居民既不丟‘面子’,又要遏制奢靡之風,關鍵在于移風易俗,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三墩土家族鄉副鄉長唐勤說,三墩土家族鄉新時代文明實踐隊實通過加強宣傳、積極引導、主動服務等舉措,引導居民樹立健康的婚喪觀念,制止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等不良風氣。截至目前,已有效制止“無理酒”9起,簡化簡辦酒席23起。
連成服務“愛心圈” 讓文明實踐深入基層
與此同時,在宣漢縣大成鎮金寶村,一群“小農人”文明實踐員也在田間地頭忙碌著。他們主要由各行各業的愛心人士組成,通過助農直播、代買代銷、餐飲供材、商超銷售等多種方式,幫助農戶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
“太感謝他們了,真是幫了我大忙!”大成鎮金寶村的陳明芬老人說。原來,她家的南瓜今年豐收,但天氣炎熱,銷售成了難題。“小農人”文明實踐隊上門收購,讓她的南瓜在家門口就變成了現金。
據了解,今年9月以來,宣漢縣迎來了油菜、瓜果等農產品的大豐收,但不少農產品銷售卻成了難題。30余支“小農人”文明實踐小分隊,上門代銷,前往各地開展“消費助農”文明實踐活動。截至目前,已開展“助農直播”“消費幫扶”等系列文明實踐活動50余場次,有效幫助農戶解決了農產品積壓問題。
宣漢縣大成鎮真情幫扶,為村民賣南瓜。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小農人’等特色文明實踐品牌,都十分接地氣,群眾樂于接受,為我們在扶農助農、移風易俗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接下來我們還將持續深入挖掘和整合資源,指導各地創建更多特色文明實踐隊伍,實現宣漢縣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強品牌,以品牌匯聚文明實踐力量、服務廣大群眾,發揮最大社會效應,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有溫度、更有深度。”宣漢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負責人劉小龍說。
據了解,宣漢縣以文明實踐服務為基本內容,統籌協調群眾需求與公共資源,盤活了全縣461個文明實踐陣地,構建了“縣級‘1+11+N’、鄉鎮(街道)‘5+N’、村(社區)‘3+N’”服務體系,組建了各級文明實踐服務隊伍1600余支,注冊人數超20萬,有效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接下來,宣漢縣將進一步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不斷提升群眾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為唱好新時代西部“雙城記”凝聚強大精神力量。”宣漢縣委宣傳部機關黨委書記覃睿說。(張平、周浩瀚、余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