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小學生“作息令”發布一年, 執行成效如何?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023年10月底,成都市下發了《關于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通知》(又稱“作息令”),要求做好行課安排、午間休息、課后服務、就寢時間,把課余時間留給學生、把空間留給家庭、把作業留在學校。緊接著,四川省教育廳要求各地各校要結合實際,認真學習借鑒成都做法。隨后,四川多地也結合實際,對中小學生的作息時間進行了調整。
截至目前,“作息令”發布已近一年,政策究竟落地得如何?學生、家長有什么感受?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學校課間更豐富,學生休息更好
川觀新聞記者隨機采訪了省內多名學生和家長,大家普遍反映,學校落實作息令基本到位。
李女士的兒子在成都雙流區棠湖小學就讀,學校目前在作息時間管理上實施“彈性入校”,第一節課不早于8:40開始。8:40之前,學生可結合自身實際選擇入校時間。有特殊需求早到校的學生,學校安排專班人員實行管理。她告訴記者,“孩子一般8點20左右到校,可以在教室早間閱讀,也可以去操場,有體育老師帶著大家鍛煉。”
在成都八中,7、8年級學生利用課后延時服務完成作業,延時服務結束后即全部離校。9年級設一節晚自習,19:30結束,學生自愿參加,該時段僅用于學生自學,嚴禁教師集體講評。
中小學校課間休息十分重要,有利于學生增強體質和防控近視。眉山市青神縣要求下課鈴聲一響即下課,鼓勵學生到操場上跑一跑、跳一跳、喊一喊、笑一笑,把“消失的課間十分鐘還給孩子”。
寄宿制學生睡眠如何保障?成都市龍泉驛航天中學住校生中午12:50—13:40午休,初中住校生21:30熄燈就寢,高中住校生22:40熄燈就寢,均保證全天睡眠超過8小時。
今年9月新學期,瀘州市龍馬高中學府路學校在瀘州率先使用可躺式課桌椅,學生午休從趴著變為躺著,引發家長極大關注,希望擴大推廣。瀘州市教育和體育局回復表示,正逐步改善中小學課桌椅配置,下一步將結合實際情況,待條件成熟時,在新建學校開展裝備可躺式課桌椅工作。
個別學校執行不到位,部分家長配合不夠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少數學校因政策執行不到位引發學生或家長的不滿,反映問題最多的是行課時間。
9月下旬以來,“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收到了部分家長的投訴。有家長反映南充市的營山小橋中學“高中生每天早上6點40就要到教室開始上早自習,一天要上14節課,晚上9點55才下課,晚上10點半就要熄燈睡覺……”成都市郫都區德源初級中學七年級一名學生家長反映“班主任要求孩子每天7:20必須到教室,不許遲到”的現象。有網友反映遂寧市河東新區紫竹路小學作息時間安排不合理的情況,認為學校“上學早放學早”,沒有考慮家長接送孩子的實際情況。相關部門和學校進行了回復,表示都是按照作息令安排的行課時間,但是部分家長仍然對回復不滿意。
按照教育部和省上的要求,省內各地制定的作息令基本都參照這個標準: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中學一般不早于8:00;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初中生應達到9小時,高中生應達到8小時。
調查中,記者注意到,一方面是個別學校、班級執行作息令有偏差,另一方面則是家長的配合協同不到位,尤其是不少走讀的中學生睡眠時間比較晚,超過了23點。
“我也心疼孩子,但是初中生面臨中考壓力,大家都在拼,孩子晚上回家就那么點時間,只有辛苦點晚點睡了。”綿陽一名初二學生的家長張女士接受采訪時表示,她了解的班上同學基本是“超標”學習,能夠在23點前睡覺的很少。
提高學習效率,加強監管督導
關于“作息令”在部分學校落實不到位的情況,成都市家庭教育促進會會長、四川省家庭教育研究會暨四川省家長學校總校顧問周曉波分析,不少學校有一種壓力和慣性,認為加長學習時間學生的成績可以提高。
“教育管理部門之所以要制定嚴格的‘作息令’,表明現實中大量存在隨意加長學生學習時間,并且這些行為已經影響到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狀況,甚至影響了家庭的正常生活。因此,所有學校的管理者和老師都務必要對此高度重視。”周曉波說,學校應該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規律,認真執行教育管理部門的各項規定。
周曉波認為,學校應探索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并把這些方法教給學生讓他們熟練掌握,家長也要加強協同配合,保證孩子睡飽睡夠,學習就已經贏了一半。
今年初召開的全省基礎教育工作會上,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四川將嚴格落實睡眠、作業、手機、體質健康、讀物“五項管理”要求,各地要嚴格落實“作息令”,真正讓孩子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近期,教育廳對中小學作息時間和課間休息時間進行再次重申強調,要求各地嚴格落實“雙減”和“五項管理”要求,做好學校作息時間管理。各地要壓實責任,嚴格學校督學責任區制度,對學校規范作息時間情況等開展實地督導。
川觀新聞記者 江蕓涵 鐘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