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榮縣“兵支書”涂海波投身家鄉發展激揚五部曲
10月15日,溫暖的秋陽,灑落在榮州大地,位于自貢榮縣保華鎮青桿坪村那150多畝“油葵”,迎著太陽綻放張張“笑臉”。這些來自2000公里外河北的“油葵”,能“安家落戶”到青山綠水環抱的榮縣青桿坪村,得從“兵支書”涂海波投身家鄉發展的激揚五部曲說起。
涂海波,今年36 歲,曾在武警江蘇某部服役,2007年退役,2016年底擔任村黨支部委員,2017年選任村主任,2019年10月擔任青桿坪村黨支部書記。從此,他帶領全村人民,以“承諾一件事,必須辦成一件事”的軍人作風,開啟了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農戶增收的發展之路。
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現場調研。蔣兵供圖
實現承諾水泥路破冰。從保華鎮政府到青桿坪村村委,不足 9公里的道路,但2017年前,卻是一條爛泥巴路,駕車需要顛顛簸簸40多分鐘才能到達,如今,一條蜿蜒平坦的水泥路就在腳下,駕車只需10多分鐘。這就是涂海波擔任村干部向全村老百姓承諾的第一件事,在他的不懈努力爭取下,2019年建成了12.1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兌現了承諾,通車那一天,村民紛紛走上公路祝賀。涂海波說,今年底,還將實施16公里產業道路和組道路硬化,從此實現村、組都通水泥路的目標。
兌現承諾家家戶戶通水。青桿坪村,屬于深丘地帶煤炭采空區,缺水是該村的老大難問題。2018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的涂海波,在多次村民大會上拍胸脯承諾,想盡辦法也一定把水管安到各家各戶。為了兌現承諾,涂海波跑項目爭取資金修建提灌站,村集體創辦企業投資管網鋪設。終于,2020年春節前,一個供應村民生活用水和農業生產用水的“水廠”建成了,長達50 公里的管網安到了村民家,實現了通水。
落實承諾農網改造成現實。電燈沒有蠟燭亮,電視銀屏“亂跳舞”,這是青桿坪村2018年前村民用電質量的寫照。涂海波每每下鄉入戶時,村民就會指著電燈訴苦。為了改變村民用電質量,涂海波30多次跑政府、跑供電部門,最終落實了農網改造項目,通過這兩年項目的全面實施,全村617戶村民有60%的農戶增添了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電設備以及農用電動機。
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現場調研。蔣兵供圖
“異想天開”實現承諾農民用上天然氣。用天然氣煮飯,青桿坪村村民未曾幻想過,但“兵支書”涂海波就是不走尋常路,他默默地駕駛自己的私車跑燃氣企業,通過無數次請求支持,2022年硬是把“異想天開”的承諾變成了現實,如今天然氣主管網安到村子里,210多戶在家的村民用上了天然氣。
探索中兌現產業發展承諾。“油葵”向陽生長、生機蓬勃,就是涂海波帶領全村在家50多名黨員、30多名退役軍人與群眾一道探索實干出來的。“全村近2000人,在家的不足1000人,土地瘠薄種糧不豐收,撂荒地雜草叢生,2021年,村兩委研究后,開啟了1900多畝瘠薄地、撂荒地、荒地的墾荒,并先后試鐘蘿卜、辣椒、高粱、玉米、榨菜等,但均不能實現增收目標,今年把‘油葵’從河北引回來,通過第一茬1000畝‘油葵’播種收割加工,實現了畝產量500斤干籽產值1400元的效益。未來3年內,將‘油葵’發展到3000畝,力爭實現年總產值420萬元。當前,正在著手建加工廠房、采購榨油設備和烘干設備,以延伸產業鏈增加效益,讓青桿坪村的‘油葵油’成為一張增收的特色品牌。”涂海波信心十足地介紹。
油葵基地。蔣兵供圖 (1)
據悉,“油葵”可種春秋兩季,不僅產值翻番,還可吸引無數游客到“油葵”園里觀賞朵朵向日葵,讓鄉村美起來動起來。
為了幫助“兵支書”涂海波帶領百姓發展產業實現增收目標,榮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學才等一行,攜手保華鎮領導進行了專題調研,就遇到的相關問題進行了逐項研究,就怎樣解決問題提出具體方案,就協調相關部門做好“保姆式”服務提出細化措施,努力讓“兵支書”涂海波向村民的承諾都高質量地實現。(蔣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