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通江:攻克高瓦斯難關 鎮廣高速廣納隧道貫通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貫通儀式。通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
“廣納隧道進出口洞內作業人員已撤離至安全區域,可以起爆。”
“收到,321,起爆!”
10月15日,巴中市通江縣鎮廣高速廣納隧洞洞口,伴隨著一聲巨響,這座目前四川省在建高速公路唯一一座高瓦斯隧道實現雙幅貫通,比計劃工期提前7個月,為鎮廣高速通江至廣安段力爭2026年底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鎮廣高速廣納隧道位于巴中市通江縣廣納鎮,雙幅全長6850米,屬于鎮廣高速公路建設中的核心重點工程之一。隧道全線為IV、V級軟弱圍巖,存在淺埋段、滑坡體、水平巖層、下穿水庫等施工難點,且全隧道為高瓦斯工區,易燃易爆,對施工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項目由蜀道高速集團主導投資,四川省公路設計院設計,四川省公路咨詢監理所監理,四川路橋集團承建。
“我們采用新奧法施工,嚴格遵守瓦斯災害綜合防治原則,通過超前支護和地質超前探孔技術,盡早防治瓦斯涌出。”蜀道集團鎮廣高速C1項目部工區長李濤介紹,在隧道開挖過程中,嚴格執行動火作業審批制度和瓦斯隧道專項施工方案,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工藝控制開挖超欠挖,減少對圍巖的擾動,提高圍巖的自穩能力,降低噴射混凝土超耗,最大限度降低隧道施工安全風險。
除了采取特別的施工工藝和施工方案,項目方還全面采用智能建造“大機配套”,充分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四新技術”,不僅有效保證了隧道施工安全質量,還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
“我們采取自動監控系統與人工定期探測‘雙保險’,利用智能化監控斷電報警系統和手機智能預警終端系統,對瓦斯濃度進行全程檢測與監測,隧道內還采用物聯網技術、智能控制變頻風機、安全智慧用電裝置等,保護隧道施工用電設備安全。同時,使用三臂拱架臺車、雙曲臂鑿巖臺車、自動布料二襯臺車等設備代替傳統人工作業,機械化施工達到100%,施工總效率提升30%。”蜀道集團鎮廣高速C1項目部安全副經理李堅說。
據悉,鎮廣高速項目線路總長250.825公里,總投資約489億元,由川陜界至王坪段、王坪至通江段、通江至廣安段3個獨立項目組成。其中,王坪至通江段在2022年1月已通車。項目全線建成后,將串聯起鄧小平故居、華鎣山景區、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王坪烈士陵園等區域紅色旅游資源;并實現快速出川入陜,從廣安驅車至陜西鎮巴僅需3小時。
“鎮廣高速通江至廣安段力爭2026年底建成通車。”蜀道高速集團鎮廣公司副總經理潘昱行表示,項目建成后將與巴萬高速、巴達高速、營達高速、南大梁高速、廣安繞城高速連通,為后續優化川東北經濟區和秦巴山區高速公路網、改善區域交通基礎條件、帶動沿線旅游資源開發、支撐川陜革命老區振興、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起到重要支撐作用。(符理、李彥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