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區重大項目加快建設
成都科創生態島已有24棟建筑主體封頂
已經投用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
秋高氣爽,正是工程建設的黃金時間。記者10月13日獲悉,四川天府新區各重大項目現場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四川天府新區鳳棲濕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項目、成都科創生態島項目等紛紛刷新建設“進度條”。
鳳棲濕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
B2和B3主體結構已封頂
四川天府新區鳳棲濕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項目位于成都科學城拓展區,總占地面積約116.76畝,分A、B地塊,其中A地塊建設總建筑面積約16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科研辦公用房及相關配套設施等;B地塊建設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多、高層工業建筑及相關配套設施等。
據悉,鳳棲濕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項目由成都天投集團組織實施,采用“工業上樓”規劃理念,精準錨定人工智能、衛星(北斗)互聯網、電子信息、高端制造等新質生產力,定制化建設多、高層雙拼廠房,高層獨棟廠房,科研辦公用房等,全力打造集創新成果轉化、研發、中試、生產制造于一體的核心增長極。
截至目前,鳳棲濕地科技成果轉化基地項目B地塊已完成基礎工程,現正持續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其中B2和B3主體結構已封頂,占廠房區域總面積的58%。
成都科創生態島
超高層主體結構施工至48層
成都科創生態島位于興隆湖東側,是全市創新成果展示的重要平臺,目前正聚焦“創新要素聚合、創新轉化服務、創新成果展示、新興產業育成、社區生活服務”五大功能,加快打造集“聚、服、展、孵”于一體的綜合性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聚集區、創新資源的匯聚地、新興產業的孵化器、技術成果的交易場和科學家的會客廳。
成都科創生態島總建筑面積約140萬平方米,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006畝,目前已首批呈現1號館及W7。其中1號館按照“一層科技服務、二層成果展示、三層科創交流”的功能布局,打造一站式科創綜合服務平臺。W7作為全島產業辦公首發區,涵蓋了湖濱活力商業、數字經濟加速器及島鄰共享中心等。
日前,成都科創生態島項目整島零碳示范建筑——3號館鋼結構主體已順利封頂,作為設計標準為綠建二星且碳排放最接近零的建筑,3號館充分利用地源、空氣源、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采用被動式建筑技術、高能效設備控制技術等手段,預計綜合節能率將超過60%,直接碳排放為零。
據悉,目前成都科創生態島項目已累計實現24棟建筑主體封頂(共25棟),超高層主體結構已施工至48層,其余批次正積極推進主體結構及內外裝建設工作。
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
項目竣工并實現通電并網
此外,成都天投集團最新在海創園二期3號樓、北鑫苑商業體12號樓、四川天府新區綠色循環經濟項目屋頂投資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全部竣工,并實現通電并網。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總利用面積約3100平方米、裝機容量合計約0.4MW,年均發電量可達30萬度,節約標準煤約12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99噸。
據悉,該項目建成后,實現了樓上發電,樓下消納,光伏所發直流電經逆變器逆變成380V交流電后接入并網柜,與市電共同作為載體電力來源,可實現“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所發電量優先供應海創園、北鑫苑商業體12號樓、四川天府新區綠色循環經濟項目使用,剩余部分電量可并入公共電網,若所發電量不能滿足載體使用,還可由市電托底,光伏發電與市電能實現無感切換。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在發電過程中不產生污染噪音,且太陽能還具有清潔無污染與可持續性等多個優點,環保效益十分突出。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白洋 圖據四川天府新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