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市昭化區:乘“天府森林糧庫” 東風 林下中藥材產業迎來新發展契機
在素有“川北鎖鑰”之稱的廣元市昭化區,不僅有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的昭化古城,更有廣袤無垠、莽莽蒼蒼的林下世界,萬頃中藥材在其間蓬勃生長,散發著獨特的藥香。如今,隨著“天府森林糧庫”建設的東風吹拂而來,這片土地上的林下中藥材產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眾多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紛紛各展其長,在林下中藥材產業的各個環節全面發力。從種植到技術創新,從加工到研發再到市場營銷,他們積極推動林糧多元化產業發展,助力“天府森林糧庫”建設穩步推進。
走進廣元市昭化區元壩鎮,山風拂過,松濤陣陣作響。在廣闊的松林下,今年新出現了一個個土包,土包下埋著的一段段松木承載著希望。這些松木上接有菌種,它們即將孕育出真金白銀般的中藥材茯苓。今年,“天府森林糧庫”建設的號角在昭化區嘹亮吹響,昭化區義春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響應。該合作社憑借科技的力量,迅速在元壩鎮拓展了500畝的茯苓種植基地。
談及種植技術的變革,合作社負責人商婕感慨不已。過去,他們采用“連窖、排木”的傳統種植方式,每窖茯苓產量僅有兩三公斤,經濟效益受限。然而,2020年與成都中醫藥大學合作后,大膽嘗試“單窖、排木、嫁接”新技術,成效顯著。菌種成活率從原來的50%-55%大幅提升至95%,每窖產量攀升至6至8公斤,而且培育出的茯苓形態圓潤飽滿,商品價值顯著提高。商婕表示,自今年春季起已全面推廣新技術,滿懷期待地預計再過一個月左右迎來第一批茯苓豐收,到明年春季第二批采挖畝產量有望達到1000公斤,比老技術增產200公斤,將為合作社帶來更可觀的經濟收益。
在昭化區射箭鎮林下中藥材產業園區,廣元市珍康寶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則將目光聚焦在淫羊藿上。今年,合作社負責人秦永濟雙喜臨門。一方面,他與合作伙伴共同租賃的2000平方米育苗大棚,在“天府森林糧庫”項目資金的支持下,設施全面升級。新增的控溫控濕、噴淋、通風等設備,為淫羊藿等中藥材苗子營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另一方面,得益于“天府森林糧庫”項目的補助政策,秦永濟計劃在11月份購進一套價值100多萬元的烘干、切片、打包設備,用于淫羊藿的初加工,這無疑為合作社的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廣元市黎生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另辟蹊徑,充分利用中藥材藥食同源的特性,研發了青天葵茶、無花果茶、代餐粉、足浴包等多款林糧產品,并已制作出樣品。屆時,區上結合“天府森林糧庫”項目,將為每款產品提供數萬元的補助,為產品的推廣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與此同時,電商業主凡敏在昭化古城開設的“甄選農特館”已運行3個月。為了讓老百姓的林糧產品更好地銷售出去,他收購產品并聘請數十名主播進行線上銷售,目前線上銷售額已達80多萬元,為林糧產品打開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昭化區的眾多業主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積極作為,成為當地“天府森林糧庫”建設的生動實踐。昭化區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基礎深厚,目前全區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6.9萬畝,主要種植茯苓、淫羊藿、菖蒲、虎杖、夏枯草等多種中藥材。
今年,該區正式啟動“天府森林糧庫林下中藥材產業示范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3682萬元,其中省級補助1000萬元、地方配套及業主自籌2682萬元。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沿用了“集體+新型經營主體+農戶”、“公司+專合社+農戶”等產業發展模式,計劃在明年10月前完成種植生產能力建設、產品加工能力建設、主體培育能力建設、產品研發能力建設、品牌營銷能力建設、市場體系能力建設六大板塊的任務。這些任務已在各鄉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科研單位之間明確分解。截至目前,已完成項目總投資1166.4萬元,占比31.7%,進展較為順利。昭化區林業局林業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王姝表示,后期將加快進度,爭取在明年3月完成新建任務,確保明年10月圓滿完成所有項目任務,為昭化區林下中藥材產業的蓬勃發展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周金泉、楊黎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