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射洪大榆鎮:“文體旅”深度融合 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來,遂寧市射洪市大榆鎮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堅持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推進鄉村振興,圍繞“一地一園一環線”鎮域發展布局,構建起農文旅融合、文旅體聯動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模式,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活富美、安居樂業”的生動圖景,打造鄉村振興“射洪樣本”。
在基礎上發力,具現融合場景
概念融合,豐富體驗場景。在螺湖半島旅游度假區以游樂、康養為亮點,將健康與運動、休閑與健身相結合,用好湖島資源,建設天養濕地、水漾螺湖、螺湖印象、百年廣場等地區九大功能區,打造休閑體驗、運動養生、生態游覽為一體的健康養生場景。在蘆溪開心谷引入春苗雜技藝術團,將傳統農業采摘觀光旅游,升級為集非遺傳承、雜技演繹、水果采摘、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旅游圣地。
設施融合,完善活動場景。升級文化體育活動平臺,打造鎮級文化活動中心,健全健身、節目排練等基礎設施。將非遺文化與旅游體驗結合,推動“梧桐苑”“天應農業”入選國家級國際活動非遺體驗基地。豐富全民健身設施,把握連續3年舉辦中國全民健身走(跑)大賽(射洪站)機遇,在螺湖半島、臨江、廣玉等地建設七彩村道,完善農村道路健身走(跑)功能,打造螺湖半島綜合交通環線,建成金山社區健身小廣場,群眾反響強烈。
渠道融合,打造消費場景。通過“政府搭臺、業主唱戲、群眾參與”方式,今年3月在蘆溪開心谷成功舉辦城鄉融合鄉村旅游季暨院壩文化活動,以群眾喜愛的古裝馬戲表演為“主菜”,以雜技展演、漢服體驗、圍爐煮茶、觀光賞花、水果采摘、美食品鑒等為補充,將抖音推廣、業主招商、群眾創業相結合,“線上”“線下”互動,實現門票、攤位、廣告、現場銷售等多重收入,統一采用鎮域品牌特色包裝,結合全市旅游發展,建立實體展現平臺,帶動農民增收。
在創新上發力,強化共建理念
優化服務激勵業主。堅持市場導向,加強對文化、體育、旅游相關行業業主發展的動員和支持,在蘆溪開心谷城鄉融合鄉村旅游季暨院壩文化活動啟動前,大榆鎮主動與業主會商研究,積極支持業主升級產業,激勵業主主動作為,成功引入合作方打造馬戲實景劇,推出的首款古裝馬戲實景劇“桃園三結義”“三英戰呂布”,填補了遂寧市大型實景表演空白,形成了與周邊景點的競爭優勢。
優化環境激勵群眾。用好首批全省返鄉入鄉創業示范鎮招牌,充分發揮榆耀勞務合作社省級明星合作社作用,借助全國健身走(跑)大賽、遂寧市晚熟柑橘采摘節、大榆鎮城鄉融合鄉村旅游季暨院壩文化活動等體育、文化、旅游活動,引導村民就近務工、創業,先后400余名村民參與各項文體活動籌備、安保等工作,實現本地就業,利用本地旅游活動熱度,完成農戶到商戶、農人到商人轉變。
在長效上發力,構建科學體系
建立循環發展機制。結合多元參與模式,建立收益再投入機制,一方面引導春苗雜技藝術團等業主,將一定比例收入,投入產品研發和文化傳承,推動實景劇表演等特色旅游項目規模擴大,推動非遺文化表演節目持續更新,讓文化旅游更有特色,文化活動更加親民,體育健身形成常態;另一方面,引導村集體經濟,利用收益積極再投入,推動文化、體育、旅游設施完善,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不斷提升本村休閑、旅游、體驗好評率,吸引更多市民到村游玩,擴大文體旅游市場。
完善群眾激勵機制。結合“一長五聯+積分制”,開展群眾身邊的“民星”評選,激勵群眾參與文化、體育活動,督促村民自覺愛護文化、體育設施,保護環境衛生,做到誠信經營,樹立熱情好客的村風民風,引導群眾根據自身能力,積極參與產業發展,共同為大榆建設出力。
建立立體宣傳機制。聘請專業公司負責,選擇當前活躍用戶多的抖音平臺,采用了群眾接受度最高的“短視頻”和直播形式,通過造勢、引流、承接、轉化等一系列標準化流程,實現“優質產品+人氣集聚+流量兌現”的良性循環,人氣、好評度等數據持續上升,并以“線上”宣傳為開端,實現“線下”群眾自發引流。蘆溪開心谷在舉辦活動中后期,部分游客主動“回頭”帶親屬、朋友到開心谷游玩,活動期間門票銷售持續火爆。(宋豪新、王東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