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大講堂·我和我的祖國”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今日將在成都舉行
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代代青年的立身之本、成才之基。新時代的青年該如何勇擔歷史使命、書寫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
9月25日,“青春大講堂·我和我的祖國”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將在成都舉行,來自科技、醫療、文博、地質、消防、電力、教育、傳媒等多個行業的十幾位杰出城市代表將分享他們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的故事,并號召廣大青少年弘揚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將青春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
數十年來,四川省地球物理調查研究所副所長李忠東以腳步丈量中國大美山河,追溯一山一水的來龍去脈,守護一江一河的前世今生。他將結合地理空間和歷史時間,講述中國人民對寸寸山河的代代守護。
2019年,作為中國(四川)第22批援莫桑比克醫療隊隊長,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副院長金濤率隊前往非洲。在物資極度緊缺、條件極其簡陋的情況下,他們以妙手和仁心推動“白衣外交”,讓世界看到一個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中國。
在痛失北京奧運會參賽資格后,體操運動員馮喆四年磨劍,終于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奪得兩塊金牌。他說,比賽最艱難的時候,看臺上揮舞的五星紅旗就是自己內心最大的底氣。如今的馮喆,又多了一個老師的身份。他說,想帶領更多的中國少年從學校操場,走向更大的世界賽場。
無論酷暑還是寒冬,國家電網四川電力成都高新連心橋黨員服務隊的樊金柱和隊友們全年都穿梭在轄區15個社區里,大到成都大運會場館用電保障,小到居民家里日常用電故障維修,這支“電力110”隊伍甚至把服務延伸到了居民們的其他生活日常,為十幾萬用戶送去光明,守護燈火里的中國。
……
何以中國?是萬千滴水匯聚,奔涌不息。
何以愛國?是萬千個人奮斗,向上不止。
十幾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城市代表,將日常工作與國家、人民緊密相連,讓愛國不再是一個抽象的詞語,有了更生動的描摹——愛國,可以是心懷夢想的勤學修身,也可以是平凡崗位的兢兢業業;可以是心懷天下的中國擔當,也可以是一點一滴的良善微光。
9月25日,讓我們共同走進“青春大講堂·我和我的祖國”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見證他們的愛國之情如何化為青春奮斗的動力,擦亮我們共同的愛國底色,在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中以實干作答,不負時代、不負夢想。(殷建 呂文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