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筑基,低空展翼 2024低空經濟無人機技術交流會在蓉舉行
人民網成都9月20日電 (記者朱虹)低空經濟正在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代表性產業。作為全國首批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區、我國無人機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地區之一,成都正聚力打造西部低空經濟中心、國家無人機產業創新中心和國家級空中交通管理試點城市。
9月19日,2024中國(成都)國際低空經濟合作伙伴大會暨2024成都國際低空裝備及服務博覽會在成都開幕。作為大會重要的產業科技創新交流主題活動,“技術筑基 低空展翼”低空經濟無人機技術交流會于當天下午圓滿舉行。
“技術筑基 低空展翼”低空經濟無人機技術交流會。主辦方供圖
活動貫徹“為企業辦會”宗旨,搭建技術交流平臺,聚焦新型飛行器制造、無人航空運營、低空安全管控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通過頭部企業分享最新行業進展、發布關鍵技術問題,生態合作伙伴分享前沿技術趨勢、提出產品解決方案連麥形式,依托頭部企業建立“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創新聯合體,搭建高層次技術交流平臺,暢通科技成果向產業應用轉化通道。
活動上,成都低空經濟產業技術創新服務聯合體成立,NexTus可持續發展青年創新“未來空天人才領航計劃”正式啟動,《2024成都市低空經濟城市機會清單》與“無人機十大關鍵技術問題”也作為會議材料亮相。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局長、主任張新宇表示,先進技術是推動低空經濟從“飛起來”到“飛得穩、飛得好、飛得遠”的前提。本次活動按照“企業有需要、產業有需求、未來有趨勢”的總體思路,通過集聚產業優勢資源和創新要素,搭建低空經濟前沿科技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交流賦能平臺,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
硬核技術交流助推供需雙向奔赴
隨著全球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工業無人機已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和智能化應用的重要支柱。成都作為航空工業重鎮,擁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和制造基礎。從早期的軍工無人機到現在的工業無人機,成都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形成了完整的“研發+制造+運營+服務”產業鏈體系。
在“趨勢洞察”環節,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副理事長徐文帶來了“低空經濟發展現狀與展望”的精彩分享,介紹了中國低空經濟的區域基礎、中國低空經濟的前沿賽道及發展建議等內容,也為成都低空經濟加速“騰飛”建言獻策。
“趨勢洞察”環節。主辦方供圖
他指出,低空經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存在三層萬億發展空間(低空飛行活動牽引、低空空域管理與開發利用帶動、跨界融合新生態)。發展低空經濟,要聚焦“新”低空裝備、“新”低空場景、“新”基礎設施,還需要注意產業特色集聚與區域成片協同、標桿場景示范與規模應用推廣、政策保障與安全監管等關系。
當前,在eVTOL、低空運營和無人機監管等方面涌現出了一批佼佼者,沃飛長空、攜恩科技和空御科技是他們中的代表。活動上,3家頭部企業圍繞新型飛行器制造、無人航空運營、低空安全管控分別“出題”,相關科研機構和專精特新企業“答題”,以實際需求牽引工業無人機產業再向前一步。
交叉融合,行業共創
凝“新”聚力助推低空經濟加速起飛
作為萬億級新興產業,低空經濟以飛行器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具有產業鏈條長、應用場景復雜、使用主體多元等特點——這也決定了低空經濟需要集智聚力,讓無人機企業從低空出發,融入更廣闊的時空網絡。
為此,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專業機構、聯盟協會、產業園區共商服務低空經濟產業科技創新和企業提能發展需求合作機制,以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助力無人機企業競逐新賽道。
在成都市技術轉移聯盟理事長尚繼剛、成都市無人機產業協會副會長劉紅等成員單位代表見證下,成都低空經濟產業技術創新服務聯合體正式成立。
成都低空經濟產業技術創新服務聯合體正式成立。主辦方供圖
該聯合體匯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西部區域協同中心、四川省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成都市技術轉移聯盟、成都市無人機產業協會、成都新經濟企業俱樂部等資源平臺,涵蓋成都(彭州)國家級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天空之眼”、成都科創生態島、青羊飛行器設計創新協同中心、航空國創中心產業園等產業載體。
聯合體采取“資源平臺+產業載體”的方式,充分發揮載體的產業聚集功能,持續放大資源平臺的產業賦能效力。四川省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會長田云輝在召集致辭中表示,未來將攜手助力無人機、低空經濟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一批核心技術難題;謀劃落地應用示范項目,加速技術成果商業化進程;組織開展無人機領域技術研討、學術交流活動,促進產學研用金各方面合作,推動落實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各項政策。
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人才的引育需要政府、企業、高校等各方主體的協同推進。“NexTus可持續發展青年創新者社區”由聯合國人居署和新經濟發展研究院iNED策劃發起,得到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CBAS)長期支持,目前擁有逾50名高質量40歲以下青年創新者。在活動上,NexTus可持續發展青年創新“未來空天人才領航計劃”正式啟動,以推動空天技術和應用創新為初衷,助力實現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據悉,該計劃通過“前沿探索獎”“工程應用獎”“可持續設計獎”3個獎項類別,激勵青年以空天技術、產品和模式創新服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和全球發展議題。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CBAS)合作發展部主管賀殊、中國交通運輸協會通用航空與無人機發展促進分會常務副會長王凱、四川省科教興川促進會常務副會長雷章明、四川省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謝鳳山、錢學森科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張平福、新經濟發展研究院iNED創新生態合作事業部負責人張軻等成員單位代表參與了啟動儀式。
NexTus可持續發展青年創新“未來空天人才領航計劃”正式啟動。主辦方供圖
緊跟前沿,謀定未來
成都釋放低空經濟產業機遇
無人機是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和重要驅動力。發展低空經濟離不開系統推進無人機技術創新、規模化應用和產業化發展;亟需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暢通成果轉化通道,促進無人機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加速從初創企業成長為瞪羚企業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在為低空產業發展“上新”一波成都機會的同時,還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作為會議材料,《2024成都市低空經濟城市機會清單》與“無人機十大關鍵技術問題”引發了與會嘉賓的極大關注。
本次機會清單聚焦低空產業建圈強鏈工作要求,圍繞低空飛行器研制、高效運營、安全飛行三大方向,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征集典型應用場景、新興技術、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共計142條供需信息(其中包括需求信息25條、供給信息117條)。清單以問題為導向、需求為牽引,整合載體、場景、資金、政策等多方力量,促進項目、場景、技術、需求有效對接,共享場景項目建設資源,釋放城市產業機遇。
通過前期走訪調研頭部企業歸納總結的“無人機十大關鍵技術問題”,指明了行業未來的關鍵突破方向。傾轉旋翼eVTOL總體布局的安全與性能最優設計問題、低空x人工智能治理場景閉環能力問題、飛行器自主安全決策系統問題……十大問題涵蓋無人機的飛控系統、智能感知、能源方案等核心技術領域,探討無人機技術與人工智能、物聯網、衛星等技術的交叉融合,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持續增強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一名來自域外的無人機企業代表在采訪中表示,從本場活動中看到了成都競逐低空之城的決心與信心,“本以為只是一場普通的交流活動,沒想到干貨如此之多,人氣如此火爆!可以看出成都發展低空經濟,是有基礎、有熱情、有規劃、有場景。”
當前,成都正持續鞏固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改革試點成果,加大在研發制造、低空空域、場景創新、融合發展等環節中的探索,堅持“空域端”“產業端”“應用端”同向發力,推動低空經濟從“飛起來”到“忙起來”。
本次活動上達成的諸多技術共識與合作成果,將持續推動成都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成都加快打造西部低空經濟中心提供源源不斷的“上升氣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