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雁江:外聯大通道 內構大環線加快完善綜合交通網絡
2024年9月14日,載著100多萬雁城人的期盼,一條地龍迎著成都秋日的晨光駛出,軌道交通資陽線迎來了它的第一批試乘乘客……這條嶄新交通大動脈的出現,拉近了成、資兩城的時空距離,也縮短了人們的心理距離。
通達則地盛,地盛則繁華。交通之于城市,正如血脈之于身體。
從上世紀30年代成渝間第一條“老成渝公路”,到90年代“成渝高速公路”,再到“成資渝高速公路”,雁江公路交通串珠成鏈、聯線成網,如今境內“4軌3高”交通大通道縱橫交錯,全面融入成渝交通主軸。
從新中國第一條鐵路建成通車,到成渝高鐵開通運營,再到軌道交通資陽線試運營,軌道交通從無到有,雁江加快成為軌道上的都市。
近年來,雁江以交通為先導,按照“西接成都,東接重慶,四向拓展,區內夯實”的總體思路,堅持“外聯大通道、內構大環線”,著力完善立體綜合交通網絡,構建內暢外聯的交通運輸體系。
打好區位優勢牌 壯大外延“大通道”
“原來坐高鐵20多分鐘就能‘飆攏’成都,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地鐵,一小時就能到達成都,雖然比起高鐵要花多一些時間,但能節約不少交通費,時間也更靈活,像我這種家在雁江,工作在成都的人,也可以實現每天通勤了。” 一直過著“雙城生活”的肖先生談起雁江交通的變化時贊不絕口,軌道交通、成資渝高速、成渝高鐵,讓兩城之間的交通變得多樣、暢快、便捷!
雁江,資陽市唯一市轄區,西上成都80公里、東下重慶200公里,距離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僅18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借助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資同城化發展等國、省重大戰略的實施,雁江積極打好區位優勢牌,以交通為先導,全面“進城入圈”
作為四川省重點項目的成自高鐵,是全省第一條設計時速350km/h的高速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昆通道的組成部分,全程設有7個站點,其中包含資陽西站。成為雁江通往昆明和貴陽的南向高速鐵路大通道,2023年12月隨著成自高鐵建成通車,雁江邁入“雙高鐵時代”。
成資渝高速作為成渝間第四條高速公路,進一步拉近了雁江與兩個區域中心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成渝兩地的牽引讓處于洼地的雁江“凸”了起來。2020年12月成資渝高速通車,加上早已建成通車的成渝、遂資眉高速,雁江實現“三高速”……
交通大動脈是撐起一個地方發展的“骨架”。近年來,雁江的“骨架”正越長越壯,交通區位優勢日益凸顯。隨著成達萬高鐵、成渝高速擴容等重要通道建設,雁江未來3小時內可暢達川渝滇貴陜5省,開放的雁江正由交通節點城市轉變為川中乃至四川的重要交通樞紐。
增強發展硬實力 “大環線”加速成網
“大通道”被迅速打通的同時,城市間的“大環線”亦在加速成網。
連日來,軌道交通資陽線資陽北站旁,成渝高鐵資陽北綜合客運樞紐站項目建設正忙。該項目建成后,將實現高鐵站、公交車站、軌道交通站、汽車客運站“四站合一”換乘,成為 “零距離換乘 無縫化銜接”的綜合客運樞紐——雁江正在通過全方位立體交通體系的構建,讓城市“血脈”更通暢,增強發展硬實力。
正在施工的蜀都大道東延線資簡段建設工程,采取一級公路工程設計標準。項目建成后,將填補雁江區南北方向干道空白,依次連接成資大道、成資渝高速和成渝高速擴容項目三條東西走向的干道,不僅拉近了雁江和成都的距離,還將帶動雁江區老君鎮、保和鎮的農業和旅游業發展。
縣道樂一路、縣道南雙路已在去年通車,全區關注的縣道寶東路今年3月動工建設,項目建設完成后將進一步完善雁江區公路網絡,打通資陽城區與寶臺、東峰等鎮的直連通道,極大緩解小伍南片區7個鄉鎮(途經資資路)到城區的交通壓力……
雁江的追求不止于此。區交通運輸系統著眼全區未來10—15年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堅持“四個圍繞”,即成渝互聯互通、城際快速暢達、市區路網優化、鎮村道路提質布局謀劃項目,編制交通項目41個,力爭到2035年, 全區實現高速公路互通全覆蓋,所有場鎮所在地均可在10分鐘內上高速;快速通道實現成渝、市際、縣域全覆蓋;鄉鎮路網實現直連、直達、快捷;村組小微通道實現全通暢。 “多線連成渝、快捷通機場、出境大通暢、內外大循環”的成渝門戶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基本形成。
全媒體記者 盧凌嘉
來源:雁江融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