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盼“場景” 紓困服務包送上門
宜泊科技利用AI技術為停車賦能。
當前,成都正深入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用心用情解決企業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堵點,以有力舉措強信心、穩預期、助發展。
“我們給企業帶來了政策支持+場景機會+商業合作的組合舉措,以解決公司當下面臨的主要困難。”日前,在成都宜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泊科技”),成都高新區新川科技園發展局籌備組統籌協調處處長李黎明一見到宜泊科技副總經理張偉華,就表明了來意。
聽到這一簡單干脆的開場白,張偉華激動地說:“這正是我們公司日盼夜盼的‘及時雨’,當下的心情就是兩個字—高興!”
難題怎么解?
政策支持、場景機會送上門
宜泊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擁有4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其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全新AI智能停車系統由該公司量身定制,成都東客站、川大華西醫院等處的智慧泊車位亦是由其提供解決方案。據悉,該公司已服務全國近10000家客戶,宜泊車主應用注冊用戶超500萬。
作為一家智慧停車領域的國家級小巨人企業,宜泊科技利用AI技術創新賦能停車板塊,于2023年著手落地車路云一體化AVP(協同自主代客泊車)場景的打造和試驗,這也讓宜泊科技面臨雙重壓力。
“我們希望打造一整個區域的AVP智慧停車,但現實情況是,我們缺乏這樣區域化、體系化的應用場景。同時,建設資金也是一大難題。”張偉華說。
企業發展“爬坡”的過程中遇上了困難,怎么辦?在走訪調研時,成都高新區了解到宜泊科技所面臨的難題。經多方協同,9月14日,成都高新區新川科技園發展局籌備組、數字經濟局、中新(成都)創新科技園開發有限公司一行人的到訪,為宜泊科技帶來了解決方案。
成都高新區數字經濟局工作人員胡茂順介紹了這一解決方案的亮點:從“給政策支持”向“給政策支持+場景機會”轉變。對于在成都高新區內自主投資建設車載智能系統示范應用場景的牽頭投資建設企業,政策申報通過后,視評估情況給予最高1億元的補助。
具體怎么做?
陪同企業訪項目覓機遇
這一“場景機會”將落地在新川科技園內即將落成的5G互聯科創園之中。李黎明詳細闡釋了選擇將車路云一體化AVP(協同自主代客泊車)場景落地這里的緣由。
據介紹,新川創新科技園是西部第一個中新合作共建園區,是成都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核心區域,重點發展人工智能等新興高科技產業。
“園區現擁有AI創新中心一二期、前沿醫學中心等豐富的停車場景以及即將落成的5G互聯科創園,致力于打造成‘未來城市樣板間,未來產業試驗田’。我們可以到現場去實地看一看。”聽李黎明介紹到這里,張偉華早已按捺不住雀躍的心情,一行人當即雷厲風行地轉場前往新川創新科技園。
在5G互聯科創園里,中新(成都)創新科技園開發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舒麗莎進一步向張偉華釋放誠意。“我們不僅提供場地,還會以商業邏輯評估出資參與共同建設車路云一體化AVP場景的方案。第一個點位就計劃放在即將落成的5G互聯科創園。”她介紹道,力爭在年內呈現一個示范點位,并逐步向其他產業園區、鄰里中心等停車場推廣,預計明年吸引至少3個主流整車廠接入。
企業怎么說?
對打造首個示范場景信心滿滿
“今天這兩個小時讓我非常高興。此前公司一直焦慮的難題全部解決,不僅有了應用場景,還有了商業合作機會。可以說,成都高新區為企業解決困難做得既快速又精準。”張偉華對這套多重政策和支持措施疊加的紓困解難方案連連稱贊。
張偉華非常有信心地表示,難題迎刃而解后,下一步將加快推進在新川創新科技園打造全國首個區域級AVP示范場景。未來,這一示范場景還將吸引多家主流整車廠接入測試,逐步形成企業標準、團體標準及國家標準,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特別是車載智能系統賽道發展。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助力一把,將為企業降低產業化前的“試錯”成本,還為產品提供資質“背書”,推動科技成果更快落地開花,助力園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設“未來城市樣板間,未來產業試驗田”。(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怡霏 成都高新區供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