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把鑰匙” 解鎖轄區老人心房
侯柃州正在向轄區群眾了解情況
侯柃州的桌子抽屜里,放著三把鑰匙,遇到急事外出時,他還會把三把鑰匙帶在身上,這本沒有什么奇怪的,但這三把鑰匙并不是他的,而是三位老人的。
侯柃州是成都蒲江縣公安局鶴山派出所的社區民警,三位老人的鑰匙為何會在他這里?近日,記者對他負責管轄的馭虹社區進行了走訪,揭曉了這“三把鑰匙”背后的為民故事……
第一把鑰匙 百分百的放心
第一把鑰匙的主人是袁大娘,她無兒無女,一個人住在紫桂苑,因此成為侯柃州的重點關注對象,他經常去袁大媽家中看看,拉拉家常、幫忙購買生活必需品。時間久了,袁大媽提出將自家備用鑰匙交給侯柃州保管,“小侯,你是警察,我百分百放心?!?/p>
今年7月的一天,侯柃州撥通了袁大媽的電話,想問問前兩天維修的水管是否漏水,但撥打幾次都無人接聽。他立即趕到袁大媽家,敲門也無人回應。情急之中,侯柃州拿出備用鑰匙打開門,眼前的情景讓他大吃一驚,躺在地上的袁大媽臉色蒼白,對呼喊毫無反應。侯柃州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協助送醫急救。由于救治及時,袁大媽轉危為安,順利出院。從那以后,袁大媽總是逢人就說:“是小侯救了我!”
第二把鑰匙 耐心的傾聽者
第二把鑰匙的主人是林大娘,她年事已高,居住在縣城虹橋體育館的老宿舍里,雖然家庭條件不錯,但子女不在身邊,老宿舍里的鄰居們陸續搬走,她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孤獨將她包圍。
作為社區民警,要熟悉轄區內的情況,像林大娘這樣的高齡獨居老人,是重點中的重點。每次上門走訪,侯柃州的“首要任務”就是陪林大娘擺“龍門陣”,健談的林大娘從當年自己參加工作聊起,她結婚的時候是多么的熱鬧,子女的工作是多么的忙……這時的侯柃州是個耐心的傾聽者,時不時搭幾句話,這樣的聊天短則十幾分鐘,長則半個小時,林大娘平時無處排解的孤寂,有了傾訴的對象,她的心情變得舒暢。
一來二去,林大娘把家里的備用鑰匙交給了侯柃州,“我們就像一家人,你沒鑰匙可不行,你每次來,我也不用給你開門了!”
第三把鑰匙 不“客氣”的信任
“小侯,幫我看下家里窗子關了嗎?我忘性大。”“小侯,我要去醫院,來送我一趟吧!”性格大大咧咧的劉大娘對侯柃州可不“客氣”,而是絕對信任,她就是第三把鑰匙的主人。
子女長期在外地,劉大娘獨居在匯源街的房子里,侯柃州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給她留了手機號碼,囑咐她有急事第一時間給他打電話。今年8月的一天,侯柃州突然接到了劉大娘的電話,說她肚子痛得惱火,侯柃州立即趕到她家,將她扶到自己車上送到了縣醫院,檢查發現是痢疾,幸好送醫及時,劉大娘并無大礙。在康復階段,侯柃州還買了水果去探望劉大娘,主動跟她說:“如果你信任我的話,可以留一把備用鑰匙,家里面不方便的時候,我也可以幫你做點事?!眲⒋竽锸指袆?,爽快地將家里的備用鑰匙交給了他。從此以后,劉大娘對侯柃州就不“客氣”了,遇到大事小事,第一個想到的總是侯柃州。
當社區民警,或許沒有辦案民警的成就感,但像侯柃州一樣,群眾把你當成家人,啥都愿意給你說,鑰匙也愿意交給你保管,便是以另外一種方式走進了群眾心里。記者從蒲江縣公安局了解到,社區民警(村警)與轄區群眾“雙向”熟悉率98.9%、“背靠背”測評滿意率95.7%。(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何良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