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白江區:賡續“制造強區”,書寫新質新篇
航拍鏡頭中的成都國際鐵路港。(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成都市青白江區因工業而生,以“川化”“成鋼”為代表的老工業企業,為青白江掘出了“第一桶金”,也帶動人流、物流、商流迅速聚集,為青白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新時代的發展浪潮中,曾經的老工業基地始終牢牢把“制造強區”擺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首要位置,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23年,青白江區工業創造了全區21%的經濟總量,貢獻了24.6%的稅收收入,蓬勃發展的制造業,已成為推動青白江區域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
樞紐優勢凸顯,產業借勢騰飛
青白江區,作為成都國際鐵路港所在地和中歐班列(成都)的始發地,擁有得天獨厚的樞紐優勢。這一優勢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撐,使得眾多企業能夠在這里實現高效的物流運輸和全球化的市場拓展。
TCL光電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CL光電科技”)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之前有嘗試過海運,后來我們逐步優化路線,以節省我們的物流費用、人力成本。最后我們確定從青白江發貨,將機芯組件運往波蘭工廠進行組裝。”據TCL光電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企業是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第一家加工貿易企業,也是最早一批因中歐班列將產業轉移到成都的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各類電子產品的機芯板生產、各類通訊設備制造等。
自2016年3月25日中歐班列(成都)TCL專列首發以來,其貨運周期是海運時間的三分之一,價格是航空的五分之一。快捷高效的通道,更好連接了國內國外,不僅有利于TCL應對近年來供應市場變化,也為當地制造業企業開辟了“出海”的新空間。
“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極核之一,成都消費潛力很強。同時,利用中歐班列,我們可以把產品出口到歐洲,開拓歐洲市場。”成都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科生物”)總經理王楠介紹,公司將目前世界最大的單體智能化食用菌工廠建在青白江,中歐班列、國際鐵路港的區位優勢也是重要原因。
2024年1至5月,中歐班列(成都)發運貨值211.7億元,同比增長21.6%。青白江區充分利用樞紐優勢,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物流服務水平,為制造業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紛紛落戶青白江區,形成了產業集聚效應,推動了區域制造業的快速發展。
集群發展壯大,新質脊梁堅韌挺立
在推進“制造強區”的過程中,青白江區注重制造業的集群發展,通過培育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條等舉措,打造了多個具有競爭力的制造業集群。
“傳統產業省內配套率達到60%,新能源省內配套率達到70%,2023年省內采購額達到20多億元,2024年預計達到35億元以上。”作為青白江裝備制造產業“鏈主”企業,中國重汽集團成都商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汽成商”)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青表示,通過釋放需求,加大對產業鏈上游企業的吸引力,吸引更多汽車零部件企業到成都建廠,形成了就近配套關系。
重汽成商不僅僅是青白江區制造業發展的見證者,更是轉型升級的參與者。趙青表示,將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力度,助力青白江“制造強區”建設。
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離不開工業互聯網賦能。成都積微物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積微物聯”)是服務青白江區制造業集群發展的代表性企業。
“我們通過成都達海產業園,以園區的運營優勢、管理優勢、資源優勢,為四川鑫固騰科技有限公司、四川金大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市博鐵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成都浦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等34家青白江企業提供大宗物資的倉儲、加工、運輸、管理、電子商務、政策咨詢、資源回收等多種服務。”積微物聯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企業也在借助積微物聯研發的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如積微數碼倉系統,加快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
在積微物聯的帶動下,眾多上下游企業紛紛聚集,形成了以鋼鐵為核心的產業集群。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了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提高了整個產業集群的效率和競爭力。
此外,青白江區的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等產業集群也在蓬勃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創新能力持續提升。2023年,青白江區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497.35億元,其中,新材料、裝備制造、新能源、綠色食品等主要產業產值370.11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74.4%。
營商環境優化,發展活力持續釋放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制造業發展的重要保障。青白江區始終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制造強區”建設的關鍵舉措,不斷深化改革,提升服務效能。
豐科生物在青白江區的發展歷程,充分體現了青白江區營商環境的優化成果。據王楠介紹,從項目簽約到建成投產,青白江區為豐科生物提供了“保姆式”服務,及時解決了企業在建設和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青白江區的政府部門主動上門服務,溫暖又高效,讓我們能夠心無旁騖地搞生產、謀發展。”王楠表示,目前企業正在計劃建設二期項目,“青白江是我們全國范圍內二期‘上線’最快的地方”。
無人機鏡頭下的青白江區環境優美。(青白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為了“筑巢引鳳”,青白江區堅定不移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改革的“一號工程”,堅持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水平和經營主體期盼,加快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在“青松辦”智慧政務平臺,創新“數字政務地圖”“無感續證”等應用場景,除法律法規規定需到現場辦理的事項外,實現100%的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可全程網辦;做實做優“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國家試點,辦理時限壓減90%;打造水電氣訊共享服務升級版,企業辦理水電氣訊報裝僅需0.5個工作日,效率提升87.5%;在全國率先創新“一單制”+跨境貿易區塊鏈平臺、銀保聯合、銀擔聯合、內外貿聯動的多種金融服務模式,累計簽發“一單制”提單1.3萬余單、融資金額超9億元……
2023年,青白江區獲評“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區”“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桿城區”。
通過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青白江區激發了制造業企業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在青白江區投資興業,為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2023年,成都市青白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84.1億元、增長5.4%;實現外貿進出口417.9億元、增長37.5%,拉動全省外貿增速1個百分點;實際到位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09%;連續5年獲評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區,上榜四項“全國百強”榜單。(吳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