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用真招紓困解難 以實招增強信心
轉眼間,9月已過去將近三分之一,沖刺三季度到了關鍵期,實現全年目標任務進入攻堅期。“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成都正把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作為第一位任務,狠抓工業穩增長,跑出項目加速度。
企業是重要的市場主體,如何真正與企業站在一起?上周,成都各區(市)縣深入產業園區、工業企業,以企業視角,急企業所急,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難題。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如何實現與企業想到一處?連日來,成都各職能部門組成“企業服務團”走進車間、工地一線,“面對面”傾聽企業訴求,實打實協調解決企業問題。
實際操作中,如何確保真正提供有力支撐而不是添麻煩,真正凝聚發展動力而不是走形式,真正增強企業信心而不是耍花活?
找共性,這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加強市場對接,是成都工業企業的共同訴求,怎樣加強與上下游企業交流合作也是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上周,青羊區在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一場座談交流會;而在四川合縱藥易購醫藥股份公司溫江基地,一場專場對接活動也在舉行……每一場活動都在聚焦上下游、關注產業鏈,既在處理一家企業的問題,也在解決一批企業的難題。
抓重點,這是直擊要害的關鍵——
重點企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重點園區是經濟建設的“主戰場”,重大項目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成都正以工業為切入點,錨定目標、鎖定方向、全力以赴。四川天府新區三天內走訪調研了30余家重點企業,成都東部新區深入走訪調研了民航科技創新示范區,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正快速推進……搭建工作專班、開展“一對一”解答、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抓重點的背后,是對企業的用心,對園區的真心,對項目的誠心。
搶速度,這是增強信心的關鍵——
時不我待,速度不僅影響進度,也會彰顯態度。
為了切實提高效率,項目推進會可以開到生產一線。在“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成都市工業竣工項目達產推進暨供需對接現場會上,55戶企業參加工業產品供需對接,推薦產品60余種,簽約企業總數達到21戶。
因為感受到了真誠,企業表示“非常滿意!”和天創公司曾被“工業上樓”論證問題困擾,公司董事長便向金牛區高新園區管委會招引落建專班反映問題。沒想到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只用了幾天時間。
企業的問題都是制約發展的大問題,從企業關心關切的問題出發,站在“用戶”角度,堅持換位思考,才能不斷增強市場主體信心和獲得感。成都,用真招實招為企業紓困解難,不斷增強發展信心,著力推動經濟企穩回升,努力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吳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