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川西交通旅游版圖 “雪山草地”駛入“動車時代”
一列動車停靠在黃龍九寨站。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攀攝
8月30日,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正式開通運營。這一消息讓阿壩州松潘縣岷江鄉北定關村94歲的藏族老人張文左不禁感嘆:“國家發展得好快。”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國的交通地圖就像一幅畫啊,中國的中部、東部、東北地區都是工筆畫,西部留白太大了,將來也要補幾筆,把美麗中國的交通勾畫得更美。要充分論證、科學規劃,鐵路建設要算大賬。”
于阿壩州而言,川青鐵路讓這片紅軍長征走過的“雪山草地”接入了全國鐵路網,融進了全國經濟大動脈。不僅是高鐵“銀龍”爬上川西高原,阿壩還將實施交通建設五年攻堅行動,重塑交通旅游版圖,到2030年,實現“縣縣通高速”。其間,將推進鐵路項目1個、機場項目5個、軌道交通項目2個、高速公路項目10個。
“外聯”“內暢”推動全域對外開放
川青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中蘭州、西寧至廣州通道的組成部分,將為四川增加一條向西開放的交通大動脈。
位于這條交通大動脈上的阿壩州,無疑將更好實現“外聯”。“目前,川青鐵路還只通到黃勝關。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投資、建設力度,力爭2027年川青鐵路阿壩州段全線貫通。”阿壩州發展改革委主任陳敬一說。
如果說川青鐵路是阿壩州境內的“一縱”,那未來成都經馬爾康至格爾木鐵路將成為阿壩州境內的“一橫”。
“一縱一橫”之外,阿壩州的軌道交通也在延伸。在小金縣四姑娘山鎮貓鼻梁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軌道交通項目施工現場,專門為巴朗山隧道定制設計的一臺雙護盾TBM(全斷面隧道掘進機)“蜀暢二號”正全力發動,力爭項目早日建成。“我們還將謀劃落地川主寺至九寨溝的軌道交通,啟動米亞羅至黑水等軌道交通規劃研究,形成具有阿壩特色的全域旅游軌道交通發展品牌和產品體系。”陳敬一說。
眼下,九綿高速、久馬高速建設正加快推進。前不久,川主寺至汶川、郎木寺至川主寺、川主寺至紅原3條高速公路獲批并掛網招標,年內即將開工。加上未來黑刷高速、彭汶高速等高速公路的規劃實施,一個東南向高效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北向連接甘肅蘭州、青海西寧等地的高速路網,正在阿壩州版圖上徐徐展開。
“外聯”最為便捷的方式還有航空。目前,阿壩州擁有九寨黃龍和紅原兩座機場,未來還將開放九寨黃龍機場航空口岸。陳敬一透露,未來5年,阿壩州還將完善通用機場布局。
“外聯”的同時,阿壩州也在積極謀劃“內暢”。
今年,理小路(理縣至小金縣)通車,卓小路(卓克基至小金縣)、小丹路(小金縣至丹巴縣)提升改造完成,一條旅游小環線串聯起四姑娘山鎮與周邊縣市,也吸引眾多游客前往打卡。
據悉,在阿壩州實施交通建設五年攻堅行動中,國道、省道將分別達到二級、三級以上公路,將建設農村公路1251公里。
從交通“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進一步暢通,將為游客探索阿壩美景提供便利。
交旅融合 客流物流加速經濟引擎
由于區位、交通等因素限制,阿壩的“美”,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
今年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大九寨交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提出加快完善快進慢游交通體系,助力九寨溝—黃龍打造世界遺產旅游品牌,支撐該區域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聚集區。
毫無疑問,川青鐵路將擔任“快進”這一重要角色。而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的通車,將進一步補齊大九寨的西環線。
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開通運營后,迎來一波游客高峰。數據顯示,8月31日和9月1日,自成都東到達黃龍九寨站的游客超過1.1萬人次。黃龍景區的游客接待量,較去年提前14天達到200萬人次。松潘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車鈴預計,今年松潘的游客接待量有望首次突破千萬大關。
“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通車后,九寨溝旅游迎來新的增長熱潮,加快建設川主寺至九寨溝生態旅游軌道項目非常迫切、很有必要。”川青鐵路鎮江關至黃勝關段通車后第3天,九寨溝縣委書記李為仁帶隊前往四川蜀道新制式軌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洽談招商項目。
依托交旅融合發展,松潘縣岷江鄉北定關村有40%左右的村民從事旅游運輸服務。在北定關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志剛看來,多元的交通運輸方式,不僅讓村民吃上“旅游飯”,還讓村里的農產品能更快地往外轉運,賣出更好的價錢。
“川青鐵路不僅是通向黃龍九寨的旅游列車,也是一趟跨越雪山草地的紅色班列。”黃龍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碑園管理處紅軍長征紀念館館長向再軍說,川青鐵路黃龍九寨站幾公里外,就是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今后會有更多人坐動車來這里參觀、瞻仰。”
客流量增加,阿壩州也在不斷豐富和規范配套業態,讓“流量”變“留量”。“我們成立四姑娘山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和四姑娘山住宿業協會,通過協會對全鎮300余家民宿酒店和35家戶外企業進行規范化管理。”小金縣委副書記、四姑娘山鎮黨委書記周磊說。
可以預見,隨著進出阿壩州交通方式和交通通道的增多,將促進客流物流順暢運轉,也將為阿壩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一幅新圖景。(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攀 徐中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