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閬中:發展林業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近年來,南充閬中持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以林長制為統領,聚焦林業產業發展,鼓勵鄉鎮大力發展銀杏、橄欖油、中藥材種植等林下經濟,努力推動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石灘鎮印鎮山村:銀杏葉小能生金,林農致富信心足
眼下,正是銀杏葉采收的黃金時節,閬中市石灘鎮印鎮山村銀杏中藥材產業園的1400畝銀杏葉進入采摘期,當地農民正在有序對銀杏葉進行采摘收獲。茂盛翠綠的銀杏葉既扮靚了鄉村,也成為帶動農民致富增收的特色產業。? ?
石灘鎮印鎮山村位于閬中市東部,距離城區60公里,屬山區地帶,山多地少,2014年,當地村“兩委”經過多次考察,依托地域優勢,瞄準銀杏葉藥用價值高、資金投入少、管理成本低、市場前景好這一“短平快”項目,大力推廣銀杏產業,采取“專合社+農戶”的模式,引導農戶在房前屋后、荒山荒地等處“見縫插針”式種植。產業面積已達1400畝,并籌資110萬元創辦了烘干廠,對鮮葉進行烘干,提高產品附加值,銷往全國各地藥企,形成了產供銷一條龍發展模式。
目前,石灘鎮印鎮山村已收購鮮葉近400噸。烘干的銀杏干葉銷往安徽、陜西、江蘇等地,每噸干葉價格從12000元至18000元不等,預計今年銷售總額超450萬元,集體經濟可增收至50余萬元,戶均增收近5000元。小小的銀杏葉,不僅讓鄉親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也讓集體經濟的“米糧倉”滿起來了,鄉村的“顏值”也美起來了。
柏埡鎮:業主大戶引領,喜見橄欖變油庫
林業產業大戶“中義油橄欖”公司落戶柏埡鎮,采取“公司+基地,基地連農戶”模式,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按照“土地統一流轉、種苗統一提供、栽植統一標準、管護統一技術、經驗統一分享”的原則,積極推動油橄欖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區域化發展,隨著中義橄欖油系列產品的上市,公司收入逐年遞增。
為回饋社會,公司還積極采取每年兌付農戶土地流轉費、吸納農戶每年10%的土地流轉金入股分紅、優先聘請當地村民到園區務工、免費培訓種植技術以及免費發放優質油橄欖種苗動員林農個體發展油橄欖等舉措,積極助民增收。截至目前,累計落實集體分紅、捐款捐物、捐資助學達186萬元。年累計帶動群眾務工1.5萬余人次、年累計支付工資達120多萬元,惠及農戶1379戶(其中脫貧戶402戶)。
峰占鄉等鄉鎮: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中藥材
各鄉鎮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多點開花,通過大力發展林下產業,取得明顯成效。在峰占鄉,種植的川明參、黃精、前胡、貢術、青蒿、白芍川芎、丹參、黃柏、杜仲、玄參等中藥材5000余畝;在鶴峰鄉,種植的木爪、黃精、石菖蒲、川明參、杜仲、黃柏等中藥材5000余畝;在洪山鎮,種植的前胡、丹參、黃精、淫羊藿等中藥材500畝;在沙溪金鼓村七社,僅芍藥就種植了1000畝。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下一步,閬中市將以國家儲備林和“天府森林糧庫”建設為契機,努力打造富有當地特色的林業產業,以林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劉文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