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各地積極推進“天府森林四庫”建設
“建設‘天府森林糧庫’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有哪些?”
……
日前,綿陽市林業局與綿陽市政協聯合舉辦專題講座,邀請四川省林業科學研究院院長、研究員慕長龍專題講解“樹立大食物觀——建設森林糧庫”,就“天府森林糧庫”的建設重點、發展前景、政策支撐等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
2024年,四川全面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同步啟動全國“森林四庫”示范省建設。
一段時間以來,四川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充分發揮森林特色和優勢,扎實推進“天府森林四庫”建設。
涵水為庫,滋潤大好河山。7月的阿壩州,萬物并秀,生機勃勃。當地正加強生態修復技術研究和推廣,全面提升林草“水庫”功能。為強化困難地帶生態修復重大科技攻關,阿壩州開展課題研究50余項,獲州級以上獎項28個。同時,大力推廣應用“沙化土地生態治理技術及模式”“四川災區植被恢復技術研究”“干旱河谷造林技術提升”等技術成果,系統構建岷江上游退化水源涵養、干旱河谷植被重建和川西北沙化治理配套關鍵技術體系,長江、黃河上游地區水源涵養能力將進一步得到提高。
聚財為庫,開拓致富門路。盛夏時節,雅安市石棉縣王崗坪開啟雪山森林避暑季,直面貢嘎雪山,游憩密林深處,內心的平靜與治愈撫平了所有燥熱。當地大力推進森林“錢庫”建設,利用孟獲城、王崗坪等豐富的森林景觀資源,發展“森林+”旅游新業態,年可實現生態旅游綜合收入約2.3億元。同時,加強木材、森林藥材、苗木花卉、林下經濟等物質產品生產,推進儲備林等生態工程建設,抓好集體公益林管護,鼓勵林農參與林業資源常態化管護巡查,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多措并舉推動實現森林多重效益,森林綠色GDP持續增長。
積糧為庫,豐富中國飯碗。隨著2023年12月四川省政府印發《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實施方案》,四川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工作已經全面啟動。去年年底,省政府在廣元市召開了全省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工作會議,對相關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各地聞令而動,積極響應。達州出臺《建設“天府森林糧庫”指導意見》,廣元、綿陽、涼山、資陽等地也相繼出臺了本市(州)的“天府森林糧庫”行動方案,落實主體責任,強化目標考核,確保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同時,各地積極爭優創先,先后申報通過20個“天府森林糧庫”建設項目,以縣為主體,積極探索林糧產業發展路徑,一幅嶄新的森林新“豐”景正在巴蜀大地織就。
固碳為庫,共建綠色家園。近年來,四川各地相繼啟動林草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在雅安,全市一盤棋穩步推進森林碳匯開發,出臺了《雅安市林草碳匯項目開發試點工作方案(2022—2025年)》,完成了全市碳儲量分析和碳潛力評估,雅安市森林生態系統總碳儲量達到9800萬噸。據了解,結合各類涉林項目,雅安市2023年完成森林固碳增匯項目建設15萬畝。寶興縣先行先試森林碳匯交易,天全縣完成6000余畝森林經營碳普惠項目開發樣地監測工作,“雅安綠碳”這一具有雅安特色品牌的工商字體進行注冊登記,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成都)中心·雅安基地順利揭牌,“碳匯+司法”聯席機制探索建立……森林“碳庫”建設不斷加強。
“我省林地面積3.81億畝,居全國第1位,建設森林‘四庫’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四川正積極推進印發《建設“天府森林四庫”實施方案》;下一步,全省林草系統將以建設“天府森林四庫”為總抓手,發揮森林多種功能,高水平打造全國“森林四庫”建設示范省。(鄧遠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