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助力職業夢想
招聘會上,來華留學生正在向工作人員咨詢。 |
近日,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辦、北京大學及北京海外學人中心協辦的“2024來華留學人才招聘會暨京津冀國際青年人才‘雙百’對接會”(以下簡稱“招聘會”)在京舉辦。招聘會當天,共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60余所國內院校的近1800名外國留學生參加。
數據顯示,自2016年至今,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已成功舉辦9場來華留學人才招聘會,共匯集了近330家用人單位參展,吸引了近2.5萬名國際學生參加。招聘會的成功舉辦,為中國企校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也為來華留學人才在華實習、就業和創業搭建了平臺。
會講中文是加分項
在華為技術(亞太)有限公司的展臺前,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北京大學大四學生陳儀,正以一口流利的中文與工作人員交流。“我對華為公司一直抱有濃厚興趣,這次想來了解他們的崗位情況。”她滿懷期待地說。
陳儀的中文水平與專業素養給華為技術(亞太)有限公司的現場招聘工作人員留下了深刻印象。“能夠流利運用中文,是外國留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的一大優勢。”這位工作人員說。
與陳儀同行的譚舒行也來自馬來西亞,作為北京師范大學的研究生,她的人生軌跡因學習中文而發生了變化。“我對中文和中國文化有著濃厚興趣,從小便開始學習中文。語言不僅是溝通工具,也是了解一個國家和其文化的橋梁。”她說。
“學習中文為我帶來很多機會。”譚舒行感慨道。她通過了漢語水平考試六級,不僅能夠自如地與他人用中文交流,還能夠輕松閱讀中文書籍,撰寫中文論文。
譚舒行非常看好中國的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機會。“中國的快速發展讓我看到了在這里工作和生活的無限可能。我希望在中國企業工作,同時繼續深入了解和體驗中國文化。”
關于具體的工作規劃,譚舒行更傾向于在互聯網行業內尋找機會。“互聯網行業不僅與我的職業興趣和專業背景高度契合,還提供了豐富的成長機會和廣闊的發展前景。”譚舒行說。
在招聘會上,來自巴拿馬的王家利因語言優勢獲得了更多機會。他目前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攻讀國際貿易專業,精通西班牙語、英語和中文3門語言。
“確實,對于具有語言優勢的留學生,我們會給予更多關注和機會。”中車山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現場招聘負責人說,他們正需要具備國際貿易背景的商務經理。
來自復旦大學的李軍聽聞本次活動有自己喜歡的公司,特地從上海趕來。“我對人工智能領域十分感興趣,因此想來試試。”在與招聘負責人交流的過程中,李軍感受到了學習中文對職業發展的重要性,并決定今后將更加努力地學習中文,以助力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
傾向國際化崗位
此次招聘會吸引了中國中車集團、中國石化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華為技術(亞太)有限公司、西湖大學等30余家企事業單位的參與。不少企業的招聘工作人員表示,希望招到合適的外國留學生,以進一步推動企業國際化發展。
在招聘會上,國際化崗位成參會者的首選。
北京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現場招聘負責人說:“我們公司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希望能鏈接海內外資源,所以對國際化的人才有需求。”
陳儀期望能找到一份既能實現自我價值,又能促進國際間文化和技術交流的工作。“國際化崗位正是這樣一個平臺,讓我有機會將所學用于實踐,同時拓寬自己的國際視野。”陳儀說。
王家利也表達了對國際化崗位的青睞:“我擅長雙語甚至多語的國際貿易交流,這是我的優勢所在。加之我的中文水平也不錯,就更堅定了留在中國從事國際貿易的決心。我相信,在國際化崗位上,我將有更多的機會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拓寬視野,也助力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
留在中國發展,除了考量未來職業發展之外,不少參會的來華留學生表示,是因為對中國的熱愛。“中國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我們希望在中國就業,將所學用于實踐。”兩位來自德國的留學生如是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