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以“三化模式”助推種苗振興
甘孜州林草局以良種壯苗為目標,積極推進區域化保護、適宜化推廣、常態化監管“三化模式”,不斷強化種質資源保護和技術攻關,加強良種繁育和應用推廣,持續凈化種苗市場環境,全力打好種苗翻身仗,推動全州種苗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聚焦種質資源,加強“區域化”保護利用。開展種質資源普查,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強化種質資源利用。按照“全國一盤棋部署、一體化推進”部署要求,積極開展第一次全國林木種質資源普查行動,基本建成州、縣(市)兩級和原地、異地、設施保存3種方式相結合的林草種質資源保存體系,扎實推進珍稀、名優、特異的林木中藥材、花卉、鄉土樹草種等植物的種質資源采集,建設國家種質資源庫1個,建立州級林木種質資源影像庫(含數碼照片和電子標本)1個,出版全州林木種質資源圖冊、全州林木種質資源分布圖、州級樹種名錄和州級林木種質資源目錄,不斷更新和補充新的種質材料,強化常態化管理,科學制定保護利用規劃,建立完備的檔案,并通過培訓等方式加大有關種質資源保護條款的宣傳力度,提高林木種質資源保護意識。
聚焦良種繁育,開展“適宜化”推廣應用。一是擴大良種應用推廣范圍。健全完善鄉土良種繁育體系,加強良種選育和創新,重點支持良種基地和保障性苗圃建設,擬打造鄉土良種繁育基地和優質種苗繁育基地2個,確保優良基因的保存和繁殖。二是加大鄉土優良品種試驗。加大現代生物育種等前沿種業技術攻關力度,積極開展鄉土樹種在州內不同氣候類型、不同生態條件下的布點試驗,篩選推廣適宜不同區域種植的高產、優質、多抗優良品種,加大色木械、白樺、槭樹等9種鄉土彩葉樹種的培育,引進植物新品種歐洲橡樹12株,在丹巴縣、康定市進行區域試種,鼓勵全州推廣使用良種,不斷加快全州良種更新換代步伐,提高林木(草)種植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確保良種使用率達70%。
聚焦市場環境,狠抓“常態化”質量監管。一是建立質量監督機制。堅持質量與數量并重,健全完善種苗質量標準控制體系,細化制定種苗產地環境、生產繁育、加工包裝、儲藏運輸等環節各類標準規程。嚴把種植、加工、銷售等關鍵環節,切實把好源頭、緊盯全程,先后開展造林地、苗圃縣州2級種苗質量抽檢12次。二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圍繞“加強植物新品種權保護,促進林木種苗創新發展”主題,扎實開展種苗知識產權保護宣傳活動6場次。積極引導科研單位、種子企業及種植大戶加強作物新品種權保護,先后發放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宣傳資料2000多份,核發林(草)種子經營許可證32份,營造了林木種苗發展的環境。三是嚴格市場監督檢查。落實常態化監督檢查機制,推行種苗執法和種苗生產經營“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突出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環節,開展檢查活動1次,檢查種子經營門店2家、種子生產經營企業2家,發現并限期整改問題1個、未按規定建立種子經營檔案案件1件。(徐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