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就居民醫保參保答記者問
我國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
近期,全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完成城鄉居民醫保費用集中征繳工作,參保群眾已經享受到了醫療保障服務。全國基本醫保參保情況如何?居民醫保繳費標準是否合理?未生病的居民參加基本醫保是否“吃虧”了?昨日,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就社會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是否出現“退保潮”?
參保質量持續提升 居民醫保參保人數保持穩定
有人稱,我國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近年來持續下降。還有人稱,部分地區農村出現醫保“退保潮”。對此,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指出,這種說法不準確。我國基本醫保參保覆蓋面穩定在95%以上,參保質量持續提升。從宏觀上看,居民醫保參保人數保持穩定。
相關數據近年來有輕微波動,主要是兩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參保數據治理。自2022年起,醫保部門以全國統一醫保信息平臺上線為契機,連續兩年清理居民醫保跨省和省內重復參保數據共5600萬。這是居民醫保參保數據出現波動的最主要原因。二是參保結構優化。由于大學生畢業就業等新增就業因素,部分原來參加居民醫保的群眾轉為參加職工醫保,2020年-2023年,每年都有500萬至800萬參保人由參加居民醫保轉為參加職工醫保,造成了居民醫保人數和職工醫保人數此消彼長。
同時,該負責人表示,以網傳“多人退保”的湖北省麻城市某村為例,實地調研發現,2023年該村97.4%的居民均參加醫保,實際新增參保30人,因特殊原因未參保的僅是個例。許多村民表示,幸好有了醫保,切實解決了他們看病就醫的后顧之憂。“我們也要看到,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的持續發展,特別是隨著我國人口總量的下降,未來居民醫保參保人數可能也會平穩中略有下降,甚至總參保人數也有可能縮小。”
城鄉居民享受的醫保報銷,都是來自居民個人繳費嗎?據介紹,城鄉居民醫保的保費為定額按年繳納,2023年的籌資標準為1020元/人,其中財政補助不低于640元/人,這是籌資的大頭;個人繳費標準380元,只是籌資的小頭,并且對于低保戶等困難人員,財政還會給予全額或部分補助。
居民繳納的醫保費,與財政補助共同組成了我國廣大城鄉居民共同的基本醫保基金池,帶來的是對廣大群眾基本醫保保障水平的持續提升。在此,再補充說明2023年的幾個數據:一是全年全國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總額為3497億元,二是財政全年為居民繳費補助6977.59億元,三是居民醫保基金全年支出10423億元。居民醫保基金全年支出總額,是居民個人繳費總金額的2.98倍。
費用標準是否偏高?
參保繳費標準調整的同時 財政補助進行更大幅度上調
據了解,2023年我國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準為380元。有人認為費用標準偏高,漲速偏快。對此,該負責人指出,20年間,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標準雖然增加了370元,但醫療保障水平和服務的提升為群眾帶來的收益卻遠不是這370元可計量的。事實上,為了支撐醫保服務能力和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國家在對居民個人每年參保繳費標準進行調整的同時,財政對居民參保的補助進行了更大幅度的上調。2003年至2023年,國家財政對居民參保的補助從不低于10元增長到不低于640元。如果一名居民在2003年-2023年連續參保,其醫保總保費至少為8660元;其中財政共補助至少為6020元,占保費總額的約70%;居民個人繳費共計2640元,只占保費總額的約30%。
對于如何看待“繳納醫保后沒生病,吃虧了”等言論,該負責人強調,疾病的發生往往具有不確定性。參加醫保就是“患病時有保障,無病時利他人”,應該是每個群眾面對疾病風險不確定性時的理性選擇。
據了解,2022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門診總診療84.2億人次,平均每個人一年到醫療衛生機構就診6次。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入院2.47億人次,年住院率為17.5%;也就是說,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1個人一年住一次醫院。居民生病、生大病的概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低。之前脫貧攻堅期間,40%的貧困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也說明疾病對家庭經濟狀況的影響極大。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居民醫保參保人的次均住院費用為8129元,以報銷比例70%計算,住一次院醫保平均報銷5690元;假如居民將2003年至2023年連續參保個人繳納的保費進行儲蓄,按年利率5%計算復利,到2023年本金和利息共3343.1元。也就是說,居民住一次院后醫保報銷的金額,就遠超將連續20年個人總保費進行儲蓄的收益。
“所以說,‘繳納醫保后沒生病吃虧了’這種說法不對,而且從算賬上來說也是不劃算的。”該負責人表示。
年輕人身體好可以不參保?
青壯年對疾病風險的承受力更加脆弱
對于有網民稱“年輕人身體好可以不參保,只給老人、孩子參保就行了”的觀點,該負責人說,這種觀點在部分人群中有一定代表性。但如果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會發現這其實是“算小賬、吃大虧”。“青壯年對疾病風險的承受力更加脆弱。青壯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庭的‘頂梁柱’,一旦罹患重大疾病,如果沒有醫保,不僅意味著家庭將承擔巨額的治療費用,還意味著家庭將失去重要經濟來源。雙重的打擊,不僅在經濟上將給家庭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還會進一步影響子女的教育和成長。因此,家庭的‘頂梁柱’更加需要醫療保障給予重點的保駕護航。”
文/記者 解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