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金沙遺址聯合申遺新進展
項目名稱初定為:三星堆和金沙遺址:青銅時代的古蜀文明
3月5日下午,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長何振華告訴記者:截至目前,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申遺保護工作進展順利,現已初步確定了以“三星堆和金沙遺址:青銅時代的古蜀文明”作為遺產項目名稱,文本編制工作也將圍繞這一名稱的內涵與外延進行深化和細化,于本月形成較為完整的申遺文本初稿。
作為青銅時代古蜀文明的中心,三星堆遺址和金沙遺址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殊見證。“兩個遺址出土器物體現了世界青銅文明時代藝術創造力的高峰,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加快推進實質申遺進程,有助于中華文明瑰寶‘走出去’。”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舊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長鄭喆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申遺工作是一項名副其實“任重而道遠”的長期的、系統性工作,幾乎每一個申遺成功的項目,從最初的準備到最終的審議通過,都走過了多年歷程。確定遺產項目名稱是申遺工作的一個關鍵點,猶如給人起名字一樣,一個高屋建瓴、定位準確的項目名稱,決定了申遺工作成敗的重要因素。另外,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締約國申報世界遺產必須提交的技術文件,申遺文本的編制,也是申遺工作的核心內容。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關于世界文化遺產的列入標準共有六條(其中第六條不能單獨使用),只要符合前五條中的任何一條,就可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而目前形成的申遺文本初稿中,以上六條列入標準中的三條都得到了充分論證——
一是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的祭祀用器物所代表的藝術風格是人類創造力的杰作,在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符合價值標準1,即:作為人類天才的創造力的杰作。
二是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反映的生業模式、文化因素和思想觀念,見證了古蜀文化與黃河和長江文明的密切聯系以及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動,反映了古蜀文明對外來文化要素的本土化改造和對周邊區域的文化影響,符合價值標準2,即: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反映人類價值觀在建筑或技術、古跡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發展方面的重要交流。
三是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見證了青銅時代古蜀獨特的城市文明,以及其空前盛大的祭祀活動傳統、神權支配的社會組織形式和順應自然的生存智慧,符合價值標準3,即:為延續至今或業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見證。(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