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住川全國政協委員聚焦“四個發力”積極建言獻策,在 31 件聯名提案中,近20%提案直接提及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成聯名提案“高頻詞”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兩會談新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提出“四個發力”的重要要求。“四個發力”里的每一條,都是著眼戰略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都是為四川量身作出的戰略指引。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住川全國政協委員牢記總書記囑托,聚焦“四個發力”積極建言獻策。“四個發力”中,四川如何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如何在發展中發揮四川高校和科研機構眾多、創新人才集聚的優勢?記者梳理發現,在31件聯名提案中,直接提及科技創新的提案超過6件,占比接近20%。科技創新既是“高頻詞”,也是委員們的關注重點。
關鍵詞 布局
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非常重要
科技創新是轉換經濟發展方式、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引擎,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非常重要。《關于建設成渝中線科創走廊的提案》中,凝聚了不少委員的思考和建議。
提案指出,建設“科創走廊”是城市群沿交通要道集聚創新資源、打造創新高地的重要途徑。成渝地區交通條件完備,是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第四極及中國四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之一,創新發展潛力巨大。提案建議將成渝中線科創走廊建設納入國家區域創新戰略的重要舉措,制定出臺成渝中線科創走廊建設方案。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明宇集團董事長張建明認為,“可以在創新平臺、重大項目、交通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等方面,給予成渝中線科創走廊傾斜支持。”張建明還建議,優先在成渝中線科創走廊布局建設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臺。
《關于建設國家元宇宙創新應用先導區的提案》提出,四川具備發展元宇宙產業、開展國家元宇宙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試點的堅實基礎,建議在四川布局國家元宇宙創新應用先導區,支持四川布局發展元宇宙產業特別是工業元宇宙的創新發展,開展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試點示范,形成一批標桿產線、工廠、園區。
“智能網聯汽車是汽車產業決勝的下半場。”《關于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的提案》提出,四川在軟件、算力、電子信息、人工智能、車載顯示、網絡通信、數據中心等領域均有較強實力,可為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的發展提供良好支撐。
關鍵詞 產業
突出戰略性資源科學開發利用
記者注意到,聯名提案一旦涉及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對于住川全國政協委員而言就增加了不少吸引力。
《關于打造大飛機綜合性產業備份基地的提案》收獲了多名委員簽名。“航空產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四川是我國的戰略腹地、重要的航空產業基地之一。四川要用好這一戰略性資源,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打造產業備份基地。”全國政協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深有感觸,“四川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正在持續培育航空人才,還擁有航空研發、設計、制造、試驗驗證、維修、運營等全產業鏈能力,把四川打造成大飛機綜合性產業備份基地,必要且可行。”
《關于加快推進釩鈦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科技攻關的提案》提到,經過10年持續攻關,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的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率由2013年的37%、22%分別提高到50%、35%,釩鈦產業鏈完整度躍居全國首位,但當前高品質釩鈦原材料綜合回收利用率有待提高,亟需加強釩鈦磁鐵礦高質量開發利用關鍵科技問題的探索,實現高品質釩鈦材料的安全可控,保障我國釩鈦戰略資源安全,具體建議之一就是“支持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
全國政協委員、攀枝花市副市長李明也在聯名提案上簽了字,“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具有重要意義,能更好地集聚高端科研資源要素,匯集整合利用‘產學研用’各領域的科技創新資源,集中力量攻克大的技術難題。”包括李明在內的多名委員還認為,要做好釩鈦這一戰略性資源科學開發利用,要依托重點骨干企業培育特色優勢產業,著力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建設工業云制造創新中心是服務新型工業化戰略的重要手段。”《關于建設國家工業云制造創新中心的提案》得到了全國政協委員、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曾勇的關注。他認為相比傳統制造,工業云制造可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實現高端裝備的“個性化”生產。
該提案提出,工業云制造技術可以將分散在各地的工業資源進行數據融合、云端匯聚、按需調用,從而解決裝備制造行業工藝設計復雜等問題,大大提升工業體系的協同性,提升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創新能力。該提案建議國家部委支持四川牽頭組建國家工業云制造創新中心,匯聚國內優質資源,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引領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提供創新支撐。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吳浩 陳婷 魏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