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協常委鄧凱:建議優化知識產權服務 助推科創型企業發展
人民網成都1月31日電 (趙祖樂)今年成都市兩會期間,結合成都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際,市政協常委、四川省網聯會副會長、成都市新聯會副會長鄧凱建議,以知識產權服務科創企業加速孵化為目標,全面提升成都市知識產權服務質量和工作能級,為全市科創型企業IPO加速孵化和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市政協常委、四川省網聯會副會長、成都市新聯會副會長鄧凱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成都市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榮獲多項國家級榮譽,獲批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和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促進知識產權的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用、高標準保護和高水平服務,在高價值專利培育、產業賦能、托管服務等方面多向發力,推動科創型企業快速發展,幫助科創型企業將知識產權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然而,隨著科創型企業的快速發展,科創產業快速發展,知識產權事業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部分科創型企業對知識產權不夠重視,知識產權管理不夠規范,知識產權風險仍然存在。”鄧凱說,如何盡早謀劃、提前布局,利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服務水平,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理應成為提前思考的問題。
圍繞如何優化知識產權服務,鄧凱提出了三點具體建議:
一是建議充分發揮新媒體作用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在用好現有的宣傳平臺的同時,更加重視正能量的新媒體、自媒體,發揮其覆蓋面廣、互動性強、信息形式靈活多樣的優勢,更好地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積極建立與本地及全國有影響力的自媒體、新媒體賬號的合作關系,邀請他們參與到成都市知識產權重大活動項目中,全程報道活動動態,深度參與到議題討論和傳播;指導和支持合作新媒體或自媒體,圍繞成都市知識產權政策亮點分析、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案例等,創作易于傳播的知識產權相關短視頻、動畫、漫畫、圖文故事等內容,傳播知識產權知識,提高公眾關注度,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組織新媒體或自媒體知識產權行活動,深入到成都市各級知識產權職能部門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創新型企業中進行走訪交流,通過現場參觀、專題講座和面對面訪談等形式,近距離接觸和了解成都市知識產權保護和發展情況,以期達到直觀展示工作成果、增強互動與傳播力、搭建溝通橋梁和營造正面網絡輿論氛圍的效果。
二是建議使用人工智能AI新技術提升知識產權服務質效。自動化信息檢索,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建設可以自動檢索和分類企業提交的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信息,提高信息處理效率的AI平臺。智能分析預測,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技術,利用AI技術分析企業知識產權狀況,預測潛在風險和機遇,為企業制定知識產權戰略提供參考。精準匹配服務,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將企業的需求與知識產權機構的服務進行精準匹配,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實時監控與預警,可以利用AI實時掌握企業知識產權狀況,發現侵權、糾紛等風險時及時預警,幫助企業采取應對措施等。
三是建議建立科創型企業知識產權服務普查機制。定期開展知識產權普查行動。針對全市范圍內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規模以上企業以及具有上市潛力的企業,每兩年或按照合理頻次進行一次全面的知識產權服務普查。普查內容涵蓋企業的專利申請與授權情況、商標注冊與維護狀況、版權登記與使用狀態,以及其他形式的知識產權現狀及其風險評估。結合每次普查結果,建立詳盡的企業知識產權數據庫,并進行動態更新,以便政府部門及專業服務機構實時掌握各企業知識產權狀況,及時發現潛在問題。
差異化服務與表彰激勵機制。對于在知識產權工作中表現突出、成果顯著的企業,可設立“知識產權優質企業”等榮譽稱號并予以表彰,通過樹立行業標桿,鼓勵其他企業學習借鑒,提升整體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對于普查中發現存在知識產權風險隱患或已發生侵權糾紛的企業,應迅速啟動預警機制,提前介入提供咨詢服務和解決方案,幫助其規避法律風險,保護創新成果不被侵犯。
深度對接企業IPO知識產權需求。深入了解企業在籌備上市階段的知識產權布局需求,包括專利挖掘與申請、商標戰略規劃、版權保護措施等關鍵環節。針對企業在IPO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識產權壁壘和風險,提前進行系統評估,并提供專業咨詢意見及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優化知識產權結構。組織專業力量,為企業量身定制知識產權管理策略,提升無形資產價值,增強核心競爭力。整合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與券商、律師、會計等IPO中介機構,構建知識產權信息共享平臺,共同為擬上市企業提供全面的知識產權增值服務,助力企業在IPO進程中順利通過知識產權審核關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