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防+人防+物防 瀘州瀘縣建設全方位立體式森林防護網
春節來臨,森林防滅火工作任務更加繁重。1月16日,在瀘州市瀘縣方洞鎮薛灣村森林防火檢查站,禁區禁止吸煙、丟煙頭、攜帶火種、燒灰、玩火、野炊、迷信上墳的標示牌子十分顯然,工作員對來往車輛、行人進行檢查,發放防火告知書。
“春節要到了,大家要特別注意防火,嚴禁焚燒秸稈,放火炮、煙花等?!痹跒o縣國有林場五尖山管護站,專業工作隊騎著摩托車,帶著撲火工具,進行著日常防護工作。
“我們有電子監控設備、無人機監控、有消防車等設備?!睘o縣森林專業撲火隊五尖山前置點,瀘縣綜合聯動指揮中心派出11名專業撲火隊員駐守前置點,會同林場、屬地鎮開展瞭望監測、巡山護林,實現“打早、打小、打了”;戰時成為縣級森林火災撲救前線指揮部,研判火場態勢,調度指揮撲救力量,科學組織撲救,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近年來,瀘縣積極適應“全災種、大應急”新形勢,不斷嘗試向科技要戰斗力,創新研發“應急作戰指揮系統”,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全力建設全方位立體式森林防火網。
走進瀘縣應急指揮中心,一張醒目的應急指揮圖映入眼簾。圖上24小時實時顯示著轄區內天氣、溫度、空氣濕度、氣壓以及最高火險等級等情況變化,工作人員通過后臺操作,便可快速調閱出相關地區的信息。當突發情況來臨時,可迅速反應,同步智能生成隊伍搶險救援和群眾緊急轉移方案。
“這是我們全省建成的首個森林火險因子綜合監測站,這個監測站依托先進的互聯網智能傳感技術,實現森林火險因子中的可燃物含水量、土壤含水量、腐質子含水量、地表溫度、空氣濕度等火險要素的全方位分層監測?!睘o縣應急局火災防治股股長劉溯源說。
瀘縣森林火險因子綜合監測站采取“前端示范建站+后端服務平臺”,一站式解決森林防火預警探測感知和提取監測實況、歷史數據查詢、物候動態監測、圖表可視化等內容,并提供專業的預警成果服務。一旦森林中發生火災,火險監測站可以及時監測到火源,及時給工作人員報警。
“我們利用這些監測數據,精準研判森林火險等級,針對可能出現的火情,提前做好相應防火措施?!眲⑺菰凑f。
據悉,該監測站是國家相關科技部門最新研究的森林火險綜合監測預警課題,從依靠“氣象+模型”推演含水率,進而對森林火災風險預警,變為依靠精準測量預警,讓原來的片區預警升級為精細化網格預警,精度最高可達30米,為森林火災預防、處置管理提供基于數據的、精細化的指揮輔助手段,在日常預防、力量調配上做到有的放失。
近年來,瀘縣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積極通過科技創新提升應急指揮戰斗力,加快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在全縣規范化建設23個森林防火檢查站點,高標準建設5個前置住防點,配備森林防滅火裝備600余件套,利用20臺無人機對重點區域進行定時定點巡護和語音宣傳勸導。一套林火監測系統、18個高清視頻攝像頭,24小時緊盯監測90%的林區。
同時,瀘縣森林防滅火指揮部按照技防為主、人防為輔的防控策略,在瀘縣境內按照全員化、全域化、常態化、差異化原則,扎實開展森林防火工作。
在玉蟾山所涉及的4個林區村試點選派縣森林專業撲火隊骨干掛職林區黨組織副書記,駐點組抓轄區森林防滅火工作,切實發揮傳幫帶作用,扎實開展森林防滅火技能培訓和實操演練超30余次,使基層森林火災綜合防護能力得到提升。同時,各鎮街以30名森林半專業隊為基礎,每日組成6人的打早打小滅火戰斗力量,隨車攜帶滅火水源、森林泵水帶、風力滅火機、二號工具包等滅火裝備,劃定林區巡護網格區域,建立巡護臺賬,落實精準防控措施,做到巡護無盲區、無死角。
在瀘縣國有林場萬壽山深處,陣陣油鋸轟鳴聲,青翠的樹木被伐木工人成片砍倒,而采伐過后留下一條寬度約為100米的生物防火隔離帶。
“今年我們的建設規模主要是從涉及重慶段的19.8公里,采伐寬度的100米,采伐后我們將營造油茶等防火樹種。”瀘縣國有林場場長邱有權介紹。
據了解,瀘縣現有森林面積46萬畝,森林覆蓋率40.9%,是森林火災中風險縣,森林防滅火形勢嚴峻、任務艱巨。而生物防火隔離帶(一期)重慶段建設項目是瀘縣應對極端氣候條件下防止發生突發性過境火的“頭號工程”。
“我局將以瀘縣儲備林建設為契機,持續加強防火通道、阻隔帶、消防水池、‘兩點一哨’及配套設施設備等基礎建設,不斷夯實防滅火基礎?!睘o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森林火災預防股股長章勝剛說。2023年已爭取省市縣各級資金3600余萬元,建成防火通道15公里,國有林管護站2個、消防水池10口、生物防火隔離帶19.8公里等。創造條件引水上山,配置90立方米固定消防水箱3個、10立方米及以下蓄水罐200余個。
“我們立足在防上下功夫,在儲備林方案中到2025年將投資1.1個億來提升,人防、技防、物防的防護網,綜合提升防護能力,從根本上降低森林火險等級。”瀘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熊健說。
據悉,瀘縣在全縣范圍內共計規劃建設了145公里森林防火生物隔離帶,通過采伐原有低質低效、易燃樹種,騰出種植空間,換種以油茶為主的防火樹種,讓瀘縣森林防滅火工作實現人防+技防+物防的全方位立體式防護網。(曾佐然、張艷萍、范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