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社區里的三碗“特色面” 讓群眾暖心又安心
成都市金牛區撫琴街道光榮北路的老西門面街有著30年的市井文化,集聚60余家特色面館,通過改造升級,這里從古舊巷陌蝶變為人人皆知的網紅打卡地。這條老街的蛻變,也為管理該街道的光榮派出所提供了深耕警務民生的新思路、新方向——探索打造以“三碗面”為特色的基層雙線治理警務品牌。
光榮派出所探索出以“三碗面”為特色的基層雙線治理警務品牌。人民網 王凡攝
“過去商販挑著擔擔面東奔西走。如今大家都開起了面館,每天走街串巷的是我們社區民警,給群眾送上裝滿責任擔當的‘三碗面’。”成都市公安局光榮派出所所長張坤介紹,“三碗面”指的“擔擔面”“寬湯面”“雜醬面”。其中,“擔擔面”,擔的是責任;“寬湯面”,寬的是心境;“雜醬面”,警民共治,共建平安社區。
今年6月,社區民警在老西門面街進行防范宣傳時,聽到兩位老人在討論高價購買健康的“干細胞療法”,民警察覺“有詐”,立即作為敏感線索上報派出所和分局,經過派出所和專業大隊深挖,成功打掉一個受害群體600余人、涉案金額20000余萬元的重特大養老詐騙團伙。
近年來,光榮派出所堅持全民反詐路線,先后首創康SIR反詐系列漫畫、《全民反詐》MV,將防詐反詐知識點在市井傳唱,入圍全國大賽、取得不俗成績;組建“銀發”黨員志愿服務隊,用走街串巷的方式進行各種防范宣傳,為群眾擔起防騙、防盜的“擔子”。
“我們派出所旁轄區老舊院落多、獨居老人多、逐夢蓉漂多‘三多疊加’,‘政態、業態、人態、文態’四態交融,‘舊、新、創’三勢交織。對此,我們對轄區內每個老舊院落都建立微信群,方便及時溝通。”社區民警龍俊說,4月19日,金牛區金沙路10號院警網便民服務群內,一位居民反映自己的快遞被人拿走并拆開,跟著又有其他居民在群內反映,他們的快遞包裹放在小區大門口多次被盜。由于該院落沒有物業管理,由小區居民自治,小區外也沒有菜鳥驛站,居民反映有包裹丟失的情況后,龍俊立即通過轄區的快遞行業聯系上豐巢快遞柜的業務員小彭,通過多次到金沙路10號大院現場實勘與大院管理組協商,最終確定了豐巢快遞柜的安裝位置和方案,簽訂了安裝協議。
6月28日上午,金牛區金沙路10號院在社區民警龍俊的協調幫助下,成功安裝了豐巢快遞柜,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如今,在龍俊與小區群眾的共同努力下,該院落還裝上了車輛出入系統、建起了電瓶車車庫……
金沙路10號大院。人民網 王凡攝
據了解,光榮派出所以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工作指引,依托“兩隊一室”改革,在基層市域治理工作、打擊違法犯罪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績。今年以來,轄區內刑事案件立案率同比下降31.92%,破獲各類刑事案件84起,其中侵財案同比下降40.76%、行政案件受案率同比下降28.72%。依托“三碗面”基層雙線治理警務品牌,光榮派出所不斷擴大警務服務受益面,爭相當好“服務不缺位、服務零距離”的“光榮新楓警”;不斷拓寬平安建設涉及面,極力打造“光榮有平安,平安才光榮”的“光榮新楓貌”;不斷爭取警民合力支持面,共同引領“問題不出門、矛盾不上交”的“光榮新楓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