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旅游名縣巡禮 | 繆曉波:推動歷史文化資源價值轉化 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征、體現錦江特色的文旅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2023年“天府旅游名縣巡禮”活動期間,中共成都市錦江區委副書記、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政府區長繆曉波講述了該區一年來的文旅新變化、新發展、新成效,以及站在新的起點上,錦江區下一步打算如何推進文旅發展走出新境界。
中共成都市錦江區委副書記、成都市錦江區人民政府區長繆曉波。錦江區委宣傳部供圖
錦江區作為成都市中心城區,一年來,天府旅游名縣這塊金字招牌為錦江文旅發展帶來哪些新變化?圍繞持續擦亮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錦江區是如何突破的?
繆曉波:2022年11月10日,成都市錦江區成功入選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縣,這是繼獲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之后,再次收獲的重磅榮譽。
一年來,錦江區以獲評天府旅游名縣為新契機,保持再出發的歸零心態和爭一流的進取精神,認真落實省委關于“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等重要要求,圍繞建設都市精品型天府旅游名縣目標定位,深度推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串聯“一廊五線九景一地”,推動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春熙路、國家級AAAA級景區三圣花鄉提檔升級,加快塑造都市旅游和鄉村旅游新名片,在游客流量增長、文旅品質提升、促進消費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2022年,在賽迪“全國百強區”中列66位,較2021年前進3位;賽迪“幸福百強區”中列全國第12位,西部地區第1位;今年上半年,全區接待游客1350萬人次、同比增長8%,旅游收入189億元、同比增長16%,文旅產業發展強勢反彈。為了持續擦亮“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錦江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攻堅突破。
一是堅持傳承創新,努力讓文旅發展底色更加厚重。以塑造“三城三都”錦江品牌為牽引,深入挖掘“濯錦之江”歷史文脈,深入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傳統節日振興等工程,推動交子文化、碼頭文化、酒肆文化等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錦江全域貫通打造錦秀綠道都市文旅活力軸,利用大慈寺、水井坊等歷史遺存,加快呈現大慈繁市、東門勝景、劼人故居等文化特色景圈,精心打造華興街、四圣祠等一批獨具鄉愁記憶的特色街區,策劃江南館唐宋街坊遺址活化展陳等一批經典項目,培育錦江文化中心、四川報業博物館等一批文旅新地標,全力推動天府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二是堅持場景賦能,努力讓文旅發展動力更加強勁。以場景營造為核心塑造高品質文旅消費空間,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假日經濟,高品質打造成都“新十二月市”等特色文旅消費場景,創新推出“天府新視界·城市觀景臺”,精心打造COSMO青年磁場策展型文商旅綜合體,有機植入沉浸式非遺體驗項目、街頭實景話劇和音樂演藝元素,進一步豐富“夜游”體驗、“夜娛”文創、“夜秀”演藝等夜間消費場景。今年“五一”、端午期間,春熙路太古里接待游客流量分別達481萬人次、249萬人次,同比增長34.3%、16.4%。“夜游錦江”入選國家文旅部沉浸式文旅新型示范案例,上半年累計接待134萬人次,同比增長770%,全線營收達1800萬元。
三是堅持開放引領,努力讓文旅發展空間更加廣闊。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為抓手,發揮大運會綜合效應,依托春熙路商圈文化影響力和IFS、遠洋太古里等時尚商業地標,加快推進錦江城市會客廳、天府茂業城、四圣祠城市更新等高能級項目,持續做強國際文旅功能,大力發展首店經濟,做大首發、首秀、首展產業,推動高端品牌加速集聚,輻射帶動文化旅游、娛樂休閑、金融商務、餐飲零售等領域發展,加快構建城市觀光、文化探索、旅游打卡、沉浸體驗、美食品鑒等都市旅游新格局,努力向世界展示成都煙火味、錦江好生活。
錦江區在天府旅游名縣一年來的提升建設中,有哪些新舉措和新亮點?
繆曉波:一年來,錦江區持續推動天府旅游名縣提升建設,按照“一廊五線九景一地”文旅產業總體規劃,在創新文旅業態、做強文旅消費、塑造特色品牌等方面持續發力,大力營造詩意棲居的綠色生態場景、巴適安逸的市井生活場景、國際時尚的品質消費場景,加快推進文旅新業態植入,強化“沉浸式”新體驗,讓市民游客充分感受天府文化、公園城市活力魅力,進一步拓展錦江文旅知名度與影響力。
一是促進業態融合,引領文旅消費新時尚。堅持以文帶旅、以旅興商、以商成文,依托春熙路商圈文化影響力和IFS、遠洋太古里等時尚商業地標,積極推動旅游與文化、商貿業深度融合,高品質打造現代時尚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旅文商高度融合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以后備箱集市、都市露營和潮酷運動為主題的“三色路夜市”,備受年輕消費群體青睞;創新打造策展型網紅商場“COSMO”(財富中心)自去年12月15日開業以來,單日客流量2.3萬,成為成都“青年磁場”。
二是完善主客共享,豐富文旅體驗新空間。積極推動公共設施均衡布局,拓展旅游服務功能,統籌人居環境與旅游公共環境提升,加快推動三圣花鄉等轉型升級,華熙528藝術村、天際線房車營地、東湖文化藝術街區等已成為自帶流量的都市旅游目的地。春節前與企業合力推出可供市民游客極目云天、覽勝抒懷、暢想生活的8大“城市觀景臺”持續升溫,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
三是做優景城一體,打造宜居宜游新形態。堅持文旅營城理念,實現“處處是美景,城區即景區”,深入實施“文化挖掘、IP提煉、產業設計、風貌打造、市場化運營、街區自治”,突出“留、改、建”,深挖錦江街巷肌理和歷史文脈,精準構建“一街一世界、一區一人文”,高品質呈現華興街、東門市井、黃傘巷等蜀風雅韻特色文旅街區。
四是強化協同聯動,塑造四川旅游新名片。強化開放發展,加強與主流文旅APP合作,聯合喜馬拉雅推出“美好生活·云聽錦江”電臺,持續推廣錦江文旅資源,上線以來累計收聽超1800萬次;聯合高德地圖推出“安逸耍錦江”文旅消費地圖,為游客提供一站式導航服務;與成華區、武侯區協同開發包裝旅游線路,塑造“夜游錦江”特色旅游品牌,再現“花重錦官城”千年歷史畫卷,繪制出老成都、蜀都味、國際范的生活美學地圖,不斷提升四川旅游吸引力和競爭力。
錦江區已成功創建天府旅游名縣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又適逢成都大運會、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重大機遇。站在新的起點上,錦江區下一步打算如何推進文旅發展走出新境界?
繆曉波:推進歷史文化傳承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座城市發展具有根本性意義。下一步,錦江區將主動在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和省市發展大局中找準位置、強化擔當,在擦亮“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上下功夫,在推動歷史文化資源價值轉化上做文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時代特征、體現錦江特色的文旅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一是進一步完善文化展示體系,創新價值表達。深入挖掘天府文化內涵,堅定文化自信、賡續歷史文脈,依托交子、水井坊、百年春熙、夜游錦江、劼人文化等核心文旅IP,多元化彰顯蜀都市井文化、商業文化、水文化的獨特魅力,強化區內歷史建筑和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推動歷史建筑、工業遺產有效利用,做好邱家祠等文物保護利用,精心打造華興街、四圣祠等一批具有獨特鄉愁記憶的特色街區,持續開展“錦江藝術季”“品錦江”等文化活動,加快塑造“三城三都”錦江品牌,聯動重慶渝中區助力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以多元具象的形式向市民游客傳遞文化記憶和情感認同。
二是進一步創新文旅供給,提升消費動能。堅定把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以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為牽引,持續發布促進新消費支持政策,通過業態創新、經營植入、活動引流等方式,推動春熙路、白鷺灣、交子公園三大片區做強文旅消費,大力發展假日經濟、賽事經濟、夜間經濟,新打造一批夜間經濟示范點位、“國際范兒”城市首店、“成都味兒”特色小店,創新推出“天府新視界·城市觀景臺”,創新開展“潮游錦江”等系列文旅活動,精心辦好成都馬拉松等重大賽事,不斷提升錦江顯示度和影響力。
三是進一步推進文旅場景塑造,拓展產業外延。堅持以場景營造為核心持續激發文旅消費活力,聚焦“旅游+文創”“旅游+科技” “旅游+體育”等一體化發展,做強文旅產業功能,持續推進夜游錦江視覺投影系統、水井坊博物館數字化展陳系統、三圣花鄉智慧旅游系統等文旅系統升級,豐富拓展成都“新十二月市”等特色消費場景,優化景區、商圈、文博場館的數字體驗,提升游客的體驗感。堅持以琉璃場片區開發、高線公園戶外展演中心打造等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規劃建設琉璃窯遺址公園、錦江文化展示中心等文旅項目,大力引育一批文旅消費新業態示范項目和旅游鏈、音樂鏈、體育鏈鏈主企業,持續提升文旅產業能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