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干與創新詮釋“技術擔當”本色
——記“全國勞動模范”黃生海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勞動創造幸福,實干成就偉業。當前,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廣安貢獻智慧力量。其中,涌現出了一大批政治堅定、愛崗敬業、技能精湛、品德高尚的勞模先進典型,他們以突出業績和先鋒模范作用,盡顯新時代勞動者風采。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來臨之際,本報推出《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斗新征程》專欄,集中宣傳展示勞模工匠、先進工作者、五一獎章獲得者、五一巾幗標兵等先進事跡,謳歌勞動、禮贊勞模,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激發勞動者的潛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凝聚起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
“稅務專網優化整合時有個技術問題始終搞不定,咨詢了廠商、省稅務局集成商都沒有辦法,黃工一來就解決了,真牛!”
“有一次,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在收治重癥患者時,需要及時與外地專家進行遠程視頻會診,黃工用最短時間將會診系統搭建好,真快!”
“他出車禍住院期間,還在病床上用電腦調試配置,真拼!”
…………
大家口中的“黃工”叫黃生海,是中國電信四川廣安分公司技術負責人。
4月27日,記者見到黃生海時,他正帶領年輕職工在機房調試設備,舉手投足間盡顯專注。
扎根通信技術崗位20多年里,黃生海刻苦鉆研業務,大膽技術革新,用心用情服務客戶,累計創新成果1200余項。他運用創新技術解決問題,累計為企業和客戶單位節約近1億元資金。在他身上,有著“創新”“實干”“技術擔當”這些勞模最美的符號。
在中國電信廣安分公司的路口,不時能看到頭戴安全帽的黃生海斜挎操作包、騎著電瓶車趕赴項目點位。這幾乎是黃生海20多年最常見的工作狀態,他把單位、事業放在第一位,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現在哪里,響應時間以分鐘計。
為了優化傳輸線路,他1個月跑遍了全市所有城區及鄉鎮機房,割接電路5000余條。
為了搶項目進度,他高燒40度還冒著瓢潑大雨在電桿上作業。
為了搶修中斷網絡,他拖著因車禍還未完全恢復的身體奮戰在現場,將“斷網”影響降到最低。
“拼命三郎”只是黃生海的標簽之一,作為一名通信技術崗位負責人,擁抱創新、精進技術,既是工作責任,更是奮斗追求。
20多年來,黃生海經歷了電話、窄帶、寬帶、光纖等通訊手段迭代,之所以能始終佇立行業前沿,源于他對學習的不懈堅持和對創新的努力追求。
黃生海說,每一次通訊技術的更新迭代,就意味著自己從“研究生”又回到了“小學生”,只有不斷學習鉆研,才能不被技術淘汰。
在黃生海的辦公室里,總能發現通訊行業最新的書籍、期刊,平常一有時間,他就撲進浩瀚書海,吸收最新知識。經過多年不懈的積累,他在光網、ITV、傳輸、數據、客戶網絡等眾多專業領域的技術功底日漸深厚。全市所有的項目,無論實施多難,無論時間多緊,無一不在其手中變得“輕而易舉”。他為客戶、同事解決高難度故障無數,是全市網絡問題、需求難題不折不扣的最終攻克者。
黃生海說,身處于服務客戶的前沿崗位,學以致用加上不斷吸收創新,將腦中所學充分轉化為先進生產力,才能真正為客戶創造價值。
工作中的黃生海敢于尋求突破,經常埋頭研究,搞出一套很切合廣安本地實際的低成本高效率革新方案。目前,已累計有1000余例創新方案成果運用于網絡建設和維護中,很多新技術填補了行業空白。比如,其主創的全球眼低成本傳輸技術、聚類客戶融合業務創新解決方案等,在全集團、各運營商、各政府企事業單位等都極具推廣價值,絕大部分已在全省推廣,解決了各種實際難題。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憑著實干創新,黃生海先后榮獲中國電信集團首屆“身邊最美電信人”、四川省“創爭”活動優秀知識型技能型職工、四川省第七屆勞動模范等榮譽,并于2020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黃生海表示,將和團隊成員在浩瀚的技術海洋中繼續遨游、再創佳績。(實習生 張鑫 廣安日報記者 杜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