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歡度春節煥新能量,向著美好生活再出發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此刻的你,無論正奔波在回家路上,還是已經回到久違的家鄉,或是仍堅守工作崗位上……縱山水相隔,心之所向,就是家的方向。
回家,是這個春節最美好的詞句,也是人們最誠摯的心意。
01
讓我們在春節的團聚里品味歷經奮斗的幸福
當“就地過年”和“非必要不返鄉”成為過去式,這個春節,讓我們背上行囊,懷揣期盼,回家團圓。
女子駕車返鄉凌晨抵家時,發現12名親人在路邊等候;在外務工的夫妻回家過年,女兒午睡醒后驚喜地一把抱住爸爸;一對老夫妻,第一次欣喜地見到了出生后未曾謀面的孫子……
這一刻,就是回家的意義。親人們的倚門盼歸,孩子們的滿臉幸福,家族血脈的延續傳承,讓我們明了人生來自何處,究竟為何出發。
我們大多數人,與故鄉的親密無間,與家庭的“原生緣”,終究只是一段時光。但故鄉與家,無論我們走得再遠,始終是我們的牽掛。
為了團圓,我們甘愿等待、甘愿付出。過去的一年,大家扛起健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參與守護社區、城市的安寧。每個人經歷、付出后換來的闔家團聚,更值得珍視。團圓的幸福,請盡情徜徉,細細品味。
02
讓我們在春節的流動里見證中國經濟的韌性
人更多了,車更多了,路更堵了……這兩天,當我們漫步在春熙街頭、天府廣場,穿行在天府大道、街頭小巷,隨處可見快速復蘇的氣象。
酒樓、餐館里人氣旺了,影院里觀眾多起來了;大大小小的年貨節上,大包小包采購的市民四處可見;成都人耳熟能詳的成都大廟會、金沙太陽節、詩圣文化節三大民俗活動重啟亮相,把春節的氛圍感拉得滿滿的。
復蘇的氣象,在流動里;經濟的韌性,在流動里。這個春節,人在流動、商品在流動、資金在流動……僅鐵路部門預計,今年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億人次,比去年春運翻一倍,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七成。無論是跨省游、還是出境游,大多一票難求,一房難訂。
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達沃斯論壇上披露,今年春節中國人走親訪友將達到50億人次。而一份專業機構的《2023年春節旅游市場預測報告》顯示,春節人均旅游花費增加53%。
沒有流動就沒有經濟循環,流動不暢則會經濟“梗阻”。這個春節,人人都應是復蘇氣象的參與者,人人都是韌性活力的見證者。剛剛落幕的地方兩會,各省市公布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更傳遞了春天的氣息。
03
讓我們在春節的駐留里積蓄重新出發的能量
過去的一年,我們無論是有所收獲,還是未能如愿,無論是志得意滿,還是留有遺憾,都已經翻篇。
對于2023,我們當抱有更多信心。“當你聽見知更鳥,說明春天已過去”,迎接未來,需要樂觀者的信念,前瞻者的眼光。
把這個春節,當作小憩的驛站,當作蓄能的充電站。我們洗去征塵,犒勞身心,也積蓄力量,向著未來出發。
新的一年,逐夢之年。人有人的奮斗,城有城的目標。城的目標,經無數人的奮斗努力而凝結,城的故事,由許多“人”的生動細節而組構。
去年,成都經濟跨入“2萬億俱樂部”,榮獲最幸福城市、最佳引才城市、最佳投資吸引力城市。站在2萬億新臺階上,城市能級有了更堅實的支撐,民生福祉有了更厚實的基礎。
個人的夢想與城市發展緊密相連,個人的命運與城市機遇休戚相關。新的一年,成都以高質量發展繼續做大蛋糕,而每個成都人,將在城市的奮力前行中實現個人的夢想和目標。
追逐夢想,馳而不息。暫短的駐留,是為長路而出發。這個春節,讓我們煥新能量,帶著愿景,向著美好生活再出發,創造屬于2023的幸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