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河攝影公園:照片新作換舊作,流水前波讓后波
在成都市金牛區新橋社區,有一片攝影愛好者的藝術天地,曾被評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攝影)之鄉”。在這里,以攝影為主題打造的“一街一館一園”,記錄著歲月的痕跡,散發著新潮的魅力。
“一街”為攝影主題特色街,圍繞培訓、創作、展覽等各環節構成的攝影產業鏈,打造攝影文創產業高地;“一館”為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成都當代影像館,總面積約為7500平方米,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攝影作品收藏、交流、展覽中心;“一園”為面向公眾免費開放的攝影主題公園,通過打造5個不同風格的園中園,形成了“四季有景、生態攝影”的綠色生態景觀。
藝術氣息濃厚的府河攝影公園。人民網 劉海天攝
這個攝影公園在府河邊上,通常被叫作“府河攝影公園”。2018年,金牛區對該公園進行了全面提升,打造出集游、購、娛、展為一體的攝影文創產業基地,創建了一張天府綠道特色示范驛站名片,構建了一個攝影文創產業生態圈。
公園位于成都三環路北一段,占地117畝,是連接熊貓綠道與錦江綠道的一個重要景觀節點。2019年4月27日,公園舉行了開園儀式。從那以后,這塊芳草萋萋的綠地,這個美景多多的空間,成了周圍市民休閑的好去處,也成了很多攝影愛好者練習“攝術”的打卡勝地。
情感氛圍浪漫的府河攝影公園內場景。人民網 劉海天攝
公園里一塊平整的綠地,是舉行露天音樂會和戶外婚禮的好地方。園內布置有適合進行婚紗攝影的場景,為舉行戶外婚禮做配套服務。最妙的是,園內還有一個婚姻登記處,為市民提供溫馨周到的服務。
由于相機尤其是手機的普及,現在的攝影逐漸淡化了職業色彩,更多地轉化為個人興趣和行業技術。但在幾十年前,相機還比較稀少的時候,攝影可是個非常不錯的職業。金牛區攝影家協會會長張勇介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當地的攝影逐漸發展起來。除了在城鎮里的照相館工作,攝影師們往往還會騎上單車、打著招牌,走鄉過村地去農村為群眾照相掙錢。在那時,藝術就是生活,生活需要攝影。
這個攝影基地也是戶外活動場地。人民網 劉海天攝
現在,除了婚紗攝影、證件拍照等情況,多數時候人們不需要專業攝影師了。人人都有手機,都是攝影師,都是藝術家。所以,張勇認為,攝影這門藝術在科技的驅動下,影響更大了,意義更重了。比如,游客分享的照片和視頻,會帶動文旅產業的發展;商家發布的產品照片和視頻,會促進電商產業的發展。
現在,社會進步了,群眾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去追求個人愛好了,攝影就是其中的一項。在這個藝術門類里,一直有大量的業余愛好者,通過自學或者培訓來提高自己的拍攝水平。金牛區攝影協會就通過老年大學等形式,組織了攝影相關技術知識的培訓,如補光、圖片處理等。通過追求攝影藝術愛好,很多學員把生活過得更精彩,把晚年過得更幸福,提高了生活質量,促進了社會和諧。
攝影主題特色街上的雕塑。人民網 劉海天攝
在攝影主題特色街上,有一個“特想空間”。這里依托攝影藝術,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創作和文創產品開發。其中有個“打印”照片的服務很有特色,充分利用當代科技展示了藝術之美。這個“打印”是在程序控制下用顏料打造出具有輕微凹凸感的立體圖片,感覺像個小浮雕作品。這在創作理念上是一個有趣創新,在經營服務上是一個有益探索。
公園內的府河攝影藝術科技產業園,從專業、攝影、文化、生活四個維度,全面覆蓋了生活影像和專業影像兩大應用領域,為廣大的攝影愛好者帶來了專業的影像服務。截至目前,園區入駐企業達到15家,包括一些知名的攝影、藝術、文創、科技等類別的企業和工作室。其中,文創型企業占有率達到50%以上,是成都市以攝影、文創為主體,功能較為齊全、服務范圍廣泛的科創新經濟產業園。
科技的進步,改變了藝術的形態,也改變了職業的方向。傳統意義上的拍照服務已經越來越少,但是也有一些新興的攝影服務產生出來。這就像是公園附近的府河一樣,波浪追逐、吐故納新,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顯美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