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sup id="smc4e"></sup></ul>
    <ul id="smc4e"></ul>
  • <ul id="smc4e"></ul>
  • <abbr id="smc4e"></abbr>
  • <strike id="smc4e"></strike>
  • 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記者調查

    豐收有“道” 成都劍指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王波
    2022年09月23日09:41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秋分時節,層林盡染;天府之國,遍野金黃。9月23日,神州大地迎來第五屆中國農民豐收節。位于成都市新津區的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里,稻浪翻滾,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會場活動在這里拉開帷幕。

    中國天府農博園,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舉辦地。新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國天府農博園,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舉辦地。新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鄉村振興全面展開的關鍵之年。辦好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是成都肩負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推動鄉村振興、助力經濟發展的重大機遇。四川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之一,更是我國西南、西北地區唯一的糧食主產區,農業大省,名副其實。而成都平原作為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對于保持四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伴隨著新時代的號角,有著極其優越農業資源的成都,劍指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

    弘揚農耕文化?續寫“天府之國”傳奇

    距今4500多年前,古蜀先民從茂汶盆地遷徙到今成都市新津區寶墩鎮寶墩村筑城定居,并學會水稻種植。兩千多年前,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將岷江分流為內、外二江,成都平原從“澤國”“赤盆”,變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而如今,這里更是沃野千里,物產豐饒。

    蜀地農耕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作為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主場活動所在地,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以“春季青苗”“夏季稻浪”“秋季谷倉”“冬季瑞雪”,即春、夏、秋、冬四季建筑地景。科創林盤取“青苗”之形,寓意為“春”;農博主展館取“稻浪翻涌”之形,寓意為“夏”;智慧融媒中心取“谷倉”之形,寓意為“秋”;文創林盤取“山川瑞雪”之形,寓意為“冬”。此外,瞭望臺設計高度24米,取名“二十四節氣塔”;會議中心大小會議室均以二十四節氣命名。

    走進位于天府農博主展館4號館內的中華農耕文明館,眼前的投影屏循環播放著四川水系發展演變歷程的動畫影像。中華農耕文明館以時間線為脈絡,敘述了從新石器時代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跨越5000年的四川農業農村演進歷程,突出天府農耕文明亮點,保存有農業文物、標本、古籍和傳統農具等各類藏品。

    天府農耕文明主題展覽館中新石器時代工具展品。新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天府農耕文明主題展覽館中新石器時代工具展品。新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作為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法定節日,中國農民豐收節展示農村改革發展的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展現了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為本的傳統。

    在寶墩遺址展館,參與研學游的孩子正敲開“考古盲盒”,尋找4500年前的古蜀農耕文明。以寶墩文化為載體,新津成立了研學旅行產業聯盟,帶動鄉村旅游文化場景串聯疊加,推動研學旅游產業發展。據了解,新津將綠道作為農業產業園區的脈絡肌理,植入鄉村生活場景、旅游消費場景、創新創業場景,串聯寶墩考古工作站、藍城·沐春風等61個沉浸式體驗場景。

    農業已不再是簡單的一次產業,而是三產的疊加與融合。新津推動鄉村功能從單純經營農業向多種業態融合發展,用把“鄉村場景化、場景產業化”的思路植入商業邏輯,推動鄉村生態價值轉化,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此外,今年的豐收節將展示展現詩詞歌賦、曲藝劇目、文學經典、傳統服飾、文物古跡、民間藝術、鄉風民俗、鄉村美食等方面有關豐收和農耕方面的內容。群眾慶祝豐收聯歡活動、“國寶與豐收”暨天府農耕文明主題展、中國(成都)國際美食節暨鄉村美食品鑒推廣活動、農民藝術周等會展活動,無一不是文化精華與豐收節慶的有機融合。

    “智慧”賦能 促現代農業發展

    眼下的新津,沃野聽麥浪,稻香說豐年。今年,此地將新增高標準農田8000畝,至此新津高標準農田將達到10萬畝。同時,新津通過衛星遙感、自動化育秧、植保無人機等多種高科技手段,智慧加持“天府糧倉”建設。

    高標準農田建設,離不開智能農機裝備。在天府農博園,現代農業科技和互聯網技術,讓這里處處散發著“智慧”。“動動手指頭就可以實時監測水稻生長情況。”中化現代農業四川有限公司成都大區經理李龍笑著掏出手機,展示了一款智能農業APP。他說,依靠這個APP,種植戶可以通過中化的衛星遙感圖像,對自己田塊的病蟲害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從而提高巡田效率,降低巡田成本。

    新津共享農莊。新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新津共享農莊。新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新津,農田不僅在育苗、種植、管理、收割環節實現了“智慧+機械”的操作,灌溉系統也已實現智能化。目前,新津已建成現代灌區與農業水價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分別在五津、興義、安西、寶墩等鎮(街道)配套建設了渠道計量設施24處、自動閘門13處。

    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耕作難、灌溉難、增收難等實際問題。看著眼前長勢良好的綠色稻田,種糧大戶鐘潤明信心滿滿。說起這幾年的綠色增收秘訣,他夸贊起高標準農田建設:“在高標準農田上種植綠色水稻,節本增收,收益高了兩成。”

    糧食儲備事關國運民生,是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的中糧(成都)糧油工業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農產品加工和倉儲物流基地,擁有大米、面粉、油脂、淀粉糖等業務。在這里,一排排糧倉整齊劃一,但偌大的庫區內,卻鮮少看見人影。“別看我們人手不多,但我們有著許多儲糧‘秘密武器’,每一粒糧食都在我們的視線范圍內。”中糧面粉筒倉主管廖佳明介紹,雖然眼前的糧倉看似平淡無奇,但其中的科技含量卻很高。

    在面粉糧倉,管理人員只有10多個人。通過操控倉庫內的智能攝像頭,調運員對糧倉進行網格化掃描,可以取上百個點測量,這是以往人力測量所不能實現的,系統也可通過紅外線的糧面高度自動測算出存糧的容積。不僅如此,每個糧倉的糧堆內都均勻分布著多個傳感器,通過這些傳感器可以將實時數據傳輸至后臺系統,實現在電腦前在線遠程查看糧食溫濕度、蟲害、氣體等檢測數據。

    “現在,坐在辦公室就能知道倉內的數據和變化趨勢,一有異常,系統就會發出警報,調運員可以立馬查看異常點,進行原因分析,再進行針對性的處置。”廖佳明說,通過這一系列的“黑科技”,讓調運員們可以 24小時查看糧庫倉內、倉外實況,同時借助大數據分析、對比,可對糧情變化趨勢進行智能預測和預警,真正實現糧食“看得見、管得住”,實現科技儲糧、綠色儲糧。

    今年大春開耕之際,崇州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園區成片的高標準農田里,一臺臺融合物聯網技術、搭載衛星定位系統的智能無人駕駛插秧機緩緩行進,如同有一雙“慧眼”,自如地按照設定的軌跡和速度自主行駛,實現自動插秧、自動轉彎、自動變速。所過之處,蔥綠的秧苗縱橫成線,行距和苗距精準掌控,隨著插秧機的不停走動,田里插滿了一排排整齊嫩綠的秧苗。

    近年來,崇州圍繞建設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通過聯合中國農科院、川農大等科研院所和糧食企業合作攻關,已建成10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糧油科技研發平臺,篩選推廣100個優質糧油品種和農業科技成果,協同中化 MAP西南總部服務川渝100萬畝優質糧油基地。

    責任擔當 “天府糧倉”有“糧”策

    如何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核心區?成都升級“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基本戰略,給出了“十化同步”的答案。

    根據不久前印發的《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成都片區的實施方案》,成都力爭通過3年努力,提升建設1個十萬畝糧油產業帶、10個以上十萬畝糧油產業園區、100個萬畝糧經復合產業片(園)區,打造形成農田標準化、土地股份化、生產規模化、品種優質化、全程機械化、主體職業化、服務社會化、產品品牌化、管理數字化、效益多元化“十化同步”的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核心區。

    天府糧倉沃野良田。新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天府糧倉沃野良田。新津區委宣傳部供圖

    從天府農業博覽園遠眺,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的無私灌溉,種糧人的辛勤勞作,續寫著天府傳奇。如今的都江堰,堅定做優做強穩糧保菜核心功能,整助力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都江堰市緊緊圍繞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和“十化聯動”,堅持民生優先,在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基本農田“非糧化”的同時,著力強基地、提質量、暢流通、增儲備、重監管,加快打造“天府糧倉”都江堰片區,啟動建設“稻芎”“糧油”“糧果”“糧菜”等8個萬畝糧經復合產業園,組團打造1個10萬畝糧油產業園,落地實施“中泰生態農業產業園”,創新推動“一田多產”“一田多鏈”“一田多效”。在充分滿足市民“米袋子”“菜籃子”產品需要的同時,不斷做優做強穩糧保菜核心功能,爭當成都糧食安全示范區,“天府糧倉”都江堰片區加快聚產成勢。

    “在高標準農田的選址中,我們重點布局在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在新津,通過整合小而散的“補丁田”“巴掌田”“皮帶田”,進行集中連片規劃設計,宜機化田土改造,實現小田變大田。新津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付容軍說,這既有利于土地適度集中規模經營,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產出率。

    “現在從耕地到收割都由機械完成,這得益于高標準農田諸多的優越性。”新津宇河農業專業合作社社長王天宇介紹,以前村里的稻田零零散散、大小不一,因為大型機械在小塊田里操作不方便,只能用小型機械,有些地塊甚至只能依靠人工收割。實施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后,大型機械的使用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而且耕作效率提高了近兩成。

    “供水更穩定、抗災能力更強、糧食產量更高......高標準農田有數不盡的好處!”付容軍說,新津在高標準農田項目的規劃和實施中,十分注重項目的實用性,充分考慮群眾的實際需求,注重細節,力求達到能排能灌、易耕易種易收,讓高標準農田出高效益。

    成都,以節為媒,用高質量沃野良田繪就一幅好“豐”景。成都,肩負新時代的新使命,因時而謀、乘勢而為,“天府糧倉”豐收的,不僅是一粒粒飽滿的糧食,更是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大國底氣。

    (責編:彭茜、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和熄小婷乱中文字幕| 日本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成人综合激情另类小说|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久久99热国产| 男人女人边摸边吃奶边做|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JLZZJLZZ全部女高潮| 成年女人免费播放影院|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国产一区二三区| 高清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老妇一性一交一乱| 东北美女野外bbwbbw免费|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特级毛片视频在线|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最新精品| 高清毛片aaaaaaaa**| 国产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一级一级人与动毛片| 无码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伦理片|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视频一区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12页| 99re99.nat| 大学生高清一级毛片免费|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日本免费一区尤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综合|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网站|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观看| 中文天堂最新版www官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