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機隊伍有了“通行證”
9月3日,像往年一樣從全國各地趕來的82臺收割機進入崇州,在崇州市紅橋農機專合社成員蔣錫文的召集下,收割機在崇州市隆興鎮集賢村集結。蔣錫文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收割機大戶,每年秋收季節,都能看到他召集的收割機隊伍活躍在川西平原各種植區。
今年,情況有些特殊——成都升級疫情防控措施,自9月1日18時起,全市居民原則居家。人怎么動?機械化收割怎么辦?做了20多年機械化收割的蔣錫文一度陷入茫然。當他向記者講述這一困惑后,記者與他一起開始了尋解之旅。
有需要,滿足條件就辦“蓉疫暢”
崇州是成都糧油主產區之一。目前,當地十萬畝糧食高產穩產高效綜合示范基地呈現一派豐收的金黃色。9月7日,記者在基地見到,耘豐農機專合社的4臺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忙碌著。據介紹,進入水稻收割季以來,4臺收割機每天要收割120畝至150畝水稻。
耘豐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尹遙霞介紹,要下田收割,需要兩個條件——一是為運輸收割機的平板運輸車辦“蓉疫暢”;二是農機手需持24小時核酸陰性報告,并配合完成掃場所碼、測體溫等措施。
崇州市農業農村局農質科承擔著當地疫情期間農業生產運輸車輛辦理“蓉疫暢”的審核和報備工作。科長黃田說,辦證可由鎮或街道發起申請、在農業農村局報備;也可由公司或合作社呈交相關資料并蓋章,經審核屬實后,由農業農村局發起申請。“兩個途徑最終都將匯總到崇州市交通運輸局辦理。”
崇州市交通運輸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經崇州市農業農村局審核過的資料,比對核實后即錄入系統生成電子通行證。其后,農機手可在手機上下載。“目前崇州市已為2000余臺涉及應急、保供、生產的車輛辦理了‘蓉疫暢’。”
部分解封后,跨區作業仍需持證
如今,崇州農業從種到收已基本實現全機械化,全市農業機械化收割率達94.5%。近年來,崇州市糧食收割都以外地跨區收割機為主,截至9月6日,全市已儲備收割機近190臺,其中外來收割機137臺。
“我們堅持秋糧收割與疫情防控‘兩手抓、兩不誤’,對來崇州作業的外地農機手及其家屬均核查了行程碼、健康碼,并強化24小時核酸檢測核查、日日清查,建立了核酸檢測、作業軌跡、收割數量3本臺賬。”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優質糧油部部長周維松介紹。
其中就包括蔣錫文召集來的隊伍。出發時,都辦好了當地政府開具的來崇州跨區作業的相關證明。這幾日,他們在崇州收割,未來計劃還要前往邛崍等地。
崇州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介紹,蔣錫文他們既可在崇州申辦通行證,也可在使用地申辦。“任何一地申辦成功后,都可實現跨區作業。”
9月8日0時起,崇州、邛崍、新津等7地逐步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實施新的疫情防控措施。
“那我還要不要辦通行證了呢?”本已準備好相關資料的蔣錫文又陷入疑惑。
對此,黃田表示,崇州市域內作業的收割機可不用辦理,到崇州市外,如邛崍等解封區域,仍需要持證行駛。
9月9日中午,蔣錫文帶著電子資料來到崇州市農業農村局。下午4時許,所有82臺運輸收割機的平板車電子通行證在崇州市交通運輸局辦理完畢。(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張紅霞 蔣君芳 雷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