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35公里,只為第一時間到達震中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 |
徒步向震中前進。民建成都市委會供圖 |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fā)生6.8級地震。地震發(fā)生后,民建四川成都市委會迅速行動,第一時間組織精干力量趕赴災區(qū)參與搶險,發(fā)動各基層組織和會員捐款捐物、建言獻策,展示了民主黨派與災區(qū)人民休戚與共、心手相連的真切情懷,譜寫了一曲“同風雨,共擔當, 見真情”的贊歌。
“何主委,請你立即組織專業(yè)搶險人員以最快速度趕赴瀘定縣參與救援。”9月5日13時30分,地震發(fā)生半個小時后,民建成都藝博信息支部主委、四川公羊會會長何中有接到了民建成都市委會主委史紅平的電話。
四川公羊會是一支專門應對國家次生災害地震搶險救援、山林山難救援、城市應急救援,以及城市失智老人走丟搜尋救助的公益救援隊伍,曾參加汶川、玉樹、雅安等地震救援任務。
何中有接到任務后,迅速組織10名專業(yè)救援隊員,攜帶2只搜救犬、4輛特勤越野車和相關地震救援裝備向災區(qū)開進。經(jīng)過5個小時的長途奔襲,救援隊于9月5日20時抵達瀘定縣境內。但受地震破壞,瀘定縣城到震中磨西鎮(zhèn)的路段遭到嚴重破壞,救援隊被迫從康定繞行,幾番周折后于當日23時抵達磨西鎮(zhèn)。
“共和村現(xiàn)在與外界失去聯(lián)系,請救援隊和其他救援力量一起連夜趕赴共和村實施救援。”接到應急指揮部的任務后,救援隊不顧長途奔波的疲乏,疾速向共和村挺進。
共和村距離磨西鎮(zhèn)35公里,受地震影響通信阻斷、道路損壞,與外界失聯(lián)。為盡快摸清震中情況,救援隊沒有半分遲疑,當即決定徒步向震中前進。
“安全帽戴好。”“注意前方飛石。”“腳下踩穩(wěn)。”“仔細觀察快速通過。”……在一聲聲“注意”中,救援隊平安躲過山體滑坡、避過掉落的飛石,并在路上排查危房19間,轉運傷員3名,轉運被困游客4名。
歷經(jīng)11個小時、徒步35公里,救援隊終于在6日14時30分到達共和村,是最早進入震中的救援隊之一。
到達共和村后,救援隊立即展開救援。針對部分道路中斷、搜救力量還無法到位的實際,救援隊配合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隊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上搭建起一座人工木橋,開辟出一條“水上生命通道”,并利用這座“生命橋”轉運傷員20余人。
此外,救援隊還和成都消防特勤總隊組成“鋼鐵連”,轉移受困群眾和游客40余人。
9月7日上午,民建中央思源基金11萬元的抗震救災物資抵達四川,民建成都青羊區(qū)總支五支部主委、四川公羊會常務副會長王虹通過多方組織協(xié)調,安全將這批物資運送到災區(qū)。
另一邊,率先抵達震中的民建成都溫江區(qū)總支會員安貴勇主動請纓成為一名志愿者,他的任務是負責為集中安置的群眾運送、分發(fā)食物和水,并做好受災群眾的安撫工作。“雖說我的任務不是在前線救援,但帳篷需要人搭建,受災群眾的生活需要人照顧,心理的帳篷也需要有人搭建。”安貴勇說。
“在大災大難面前,民主黨派就是要發(fā)揮人力、智力、資金、技術等各方面的資源和優(yōu)勢,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史紅平表示,瀘定地震發(fā)生后,成都民建各基層組織和廣大會員發(fā)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向災區(qū)群眾伸援手、獻愛心,與災區(qū)群眾守望相助、共渡難關。截至9月7日,各基層組織和會員捐款累計20余萬元,捐物價值11萬元;圍繞如何有效地防范余震破壞和次生災害、做好災后的衛(wèi)生防疫和心理疏導工作等當前抗震救災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意見、建議11條。(陳德軍 曾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