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精準制定限電政策,更好助力“拼經濟”的建議
最近,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嚴峻形勢,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求緊緊圍繞穩住經濟大盤,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但是,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持續,用電緊張再次成為困擾一些企業發展的老大難問題。一些地方倉促出臺限電政策,個別甚至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拉閘限電,對群眾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不僅不利于“拼經濟”,也沒有做好“保民生”。建議有關部門限電也能像疫情防控一樣,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下,爭取做到科學、精準,方便群眾生活,為企業發展和“拼經濟”創造有利條件。 為此建議:
一、要精準掌握供電能力和用電需求。發改、經信、電網公司等部門和單位要對全域電力需求情況、供給情況、用電大戶、用電特點等認真摸清家底,在精準掌握情況的基礎上科學制定用電政策,避免搞“一刀切”和突然襲擊。
二、要精準制定限電用電政策。在徹底摸清電力供需家底后,要重點保居民生活、保醫療教學、保重大項目等用電。必須優先保證以上領域不受大的影響,否則限電影響極易放大和傳導給其他領域,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要加大力度引導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在使用空調等方面厲行節約用電。加大對高污染、高耗能企業和項目的限供力度,這樣才能體現政策的初衷和效果。
三、要制定詳細工作預案。應急管理部門、電網公司等單位要對重點供電線路和老化線路進行檢查維護,制定詳細的停電處置預案,保證不出大的安全事故和社會穩定輿情。停電之前一定要提前運用多種信息化渠道通知,讓大家廣為知曉做好準備。特別是對醫院、養老院、幼兒園、礦道等工作面必須持續供電單位和點位要確保安全,對居民生活用電需要停供的,盡量選擇白天時段,確保居民生活不受大的影響。
四、在“拼經濟”的背景下,對企業用電要細化分類指導,盡量不“一刀切”。比如,對外向型企業在用電政策上要適當傾斜,出口型企業開發海外客戶以及訂單均具有長周期性,外國客戶一旦失去,很難重新開拓,可能給企業造成致命打擊,也給“外循環”增加障礙。
五、發改、經信、電力等部門要以此為契機,加快制定更加科學精準的產業發展政策,引導高耗能、高污染行業企業轉型發展。同時,及時調整和制定清潔能源發展和利用規劃,從根本上解決電力緊張問題。(作者系成都市政協常委、民建成都高新區總支主委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