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昭化:念好“羊”字經 壯大“牛”產業
“每天巡完山林,再割一背篼草回來喂牛。”7月21日,說起2個多月來的新狀態,56歲的李炳枝一臉高興。家住廣元市昭化區衛子鎮獅子村楊家埂的李炳枝,曾因病致貧。經過脫貧攻堅,他不但建起了新房子,還在醫保等政策的保障下治好了病。
今年5 月,李炳枝在獅子村、廣元市鑫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煜養殖場)等的支持下,代養了2頭肉牛,用他的話來說:“真正讓我找到了事情做,日子更有奔頭了。”
喂牛空隙,李炳枝算起收入賬:當生態護林員,每月800元;代養2頭牛,每天40元,明年把2頭牛賣了,預計收入2萬元以上……
與李炳枝不同,獅子村村民朱紹茂選擇在肉牛養殖專合社的統攬下自養肉牛。
“鎮上落實市、區突破性發展肉牛產業的政策,組織和動員我們給每頭牛買保險,并對不同養殖規模的養牛戶新(改)建牛圈等進行獎勵補助,進一步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朱紹茂說,作為一名黨員,他應帶頭把肉牛養好。去年以來,他家存欄肉牛16頭。
現在,在朱紹茂等的帶動下,獅子村有14戶村民開展肉牛自養,23戶村民開展肉牛代養。
“以前,我們種植過核桃、香菇、天麻、大頭菜,都因效益不好而失敗。”獅子村黨支部書記、主任、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賀映濤說,市上出臺支持肉牛羊突破性發展的系列政策,讓他們找到了新機遇。
2021 年,通過村集體經濟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與鑫煜養殖場多次銜接、商討,最終確定——種養結合,攜手壯大肉牛養殖產業,探索運行“標準化自養、聯合型代養、集中式寄養”三種養殖模式。
目前,獅子村村集體貸款200萬元,購回肉牛130頭寄養在鑫煜養殖場。根據寄養協議,預計今年 10 月底130頭肉牛保底可收入39萬元。
除了肉牛,昭化區還大力發展起肉羊產業,為助農增收添實招。
7月29日,和煦的陽光普照大地,走進磨灘鎮長青村郭政武家的湖羊養殖場,圈舍里一只只湖羊生長良好,不斷傳出“咩咩”的叫聲。
“好養的很,湖羊不挑食,性格溫順,產仔多、肉質好,生長發育快,從出生到出欄僅需8到10個月的時間,很適合規模化養殖。”郭政武一邊為羊兒添加飼料,一邊說道。
今年以來,昭化區認真貫徹落實市第八次黨代會、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全市突破性發展肉牛羊產業專題會議精神,立足昭化區情,確立了“穩定發展生豬、鞏固提升土雞、突破性發展肉牛羊”的畜牧產業發展思路,堅持“一區一園、一園多點、一點一業”組團布局生態畜牧產業,大力推行“集約化育種、規模化養殖、專業化服務、品牌化經營”,全力推進肉牛羊產業突破性發展。截止6月底,昭化區存欄肉牛3.26萬頭、肉羊5.93萬只,同比增長6.84%、18.3%;全區出欄肉牛0.79萬頭、肉羊4.97萬只。
為節約養殖成本,推動肉牛羊產業健康發展,昭化區還鼓勵養殖戶利用草山草坡和玉米、水稻、小麥、大豆等農副作物秸稈資源作為養殖飼料,并在王家貢米園區新投資建設的5000頭肉牛養殖場,有效實現了“農牧互補、草畜互動”,推動種養循環協調發展。
“將農作物秸稈飼料化,不僅能能為肉牛羊養殖業主降本增效,還能解決昭化區肉牛羊養殖業區域性、季節性飼草短缺問題。”昭化區農業農村局干部王生民表示,下一步,昭化區將堅持肉牛羊養殖與生態保護、環保減排相統一,要建設與養殖規模相匹配的沼氣池、干糞堆積棚等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實現資源化利用和達標排放,走農牧結合、種養配套、資源循環利用發展之路,讓肉牛羊產業發展之路走的更實,走的更遠。(楊黎明 王曼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