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醫藥文化進校園 百所中小學同上一堂“課”
人民網成都6月8日電 (劉海天)近日,按照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的統一部署,全省近百所中小學同步開展了以“端午艾草香 關注眼健康”為主題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通過系列講座、親身體驗等形式,讓中小學生感受到了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
端午艾草香,中醫進課堂。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供圖
“端午節我們要掛艾草。”“這個艾草居然有這么神奇的作用,吃起來有點澀。”“這個艾條我知道,我媽媽有時候用這個熏家里。”……在綿陽市北川縣永昌中學,正在體驗艾灸的學生們興奮地說。
融入課程 中醫藥文化真有趣
成都市錦里小學始終踐行“遵中醫之法,循育人之道”的理念,實施“新三國”基礎課程建設。他們抓住“國醫”這一立足點,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育人資源,開設傳統中醫課,成立中醫興趣小組,通過制作中醫耳穴操微視頻等活動,將中醫藥文化和各類課程進行有機融合,增強了中醫藥文化的吸引力,以更好地傳播中醫藥文化。
瀘州市龍馬潭區天立春雨學校成立了中醫藥課程實施組,大力挖掘中醫藥課程的開發與建設。他們編寫中醫藥啟蒙教材,開設中醫藥文化啟蒙教育活動普識課程和專修課程,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
孩子們親自動手體驗中醫藥。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供圖
阿壩衛生學校開設了農村醫學(羌醫藥方向)專業,編撰羌醫藥校本教材,修建“羌醫藥史館”,大力宣傳藏羌醫藥文化,培養藏羌醫藥人才。
融入生活 中醫藥文化好神奇
成都市泡桐樹小學開展“傳承國醫精髓 做健康‘泡泡娃’”系列活動,創作了互動情景劇《中華傳統醫學之美——穴位》、快板表演《了不起》、三句半表演《百草中藥》等,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愛上中醫、學有所得。
自貢市的中小學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定制了授課方案,不定期地開展中醫藥知識宣講,運用“用腦、動手、入心”的互動形式,增強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親近感和認同感,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熱愛中醫藥文化的種子。
遂寧市高升實驗小學開展中醫藥經典故事分享、中醫藥學知識科普等系列活動,運用中醫藥小使者“灸童”和遂寧市中醫院IP“蓮寶”營造良好文化氛圍,感受中醫藥文化魅力。
融入實踐 中醫藥文化有魅力
梓潼縣七一高級職業中學,組織學生參加中藥材種植實踐課。同學們在田間地頭與中草藥“面對面”,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學會如何辨別與種植中草藥以及病蟲害防治等知識。
同學們快樂學中醫。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供圖
今年“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瀘州市金諾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掀起了學習中醫熱。孩子們現場觀摩醫生把脈問診,跟著老師學習辨識枸杞、麥冬、金銀花等常見的中藥材,還聆聽中醫藥文化典故,制作面碗臍灸……通過這些“零距離”“沉浸式”的體驗,小朋友們接觸和感受了中醫藥文化。
宜賓市筠連縣真武路幼兒園的小朋友,開展了中醫體驗模擬游戲。游戲中,他們扮演中醫醫生和患者,通過模擬把脈問診、抓藥以及中醫推拿、拔罐等情景,從游戲中更好地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據悉,近年來四川大力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活動,鼓勵和支持各中小學校與當地中醫藥院校、中醫醫院、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結對子”,優勢互補地開展形式多樣的中醫藥文化活動,全省每年開展相關活動超過500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