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房住不炒 成都樓市優化政策出臺,釋放出哪些信號?
5月16日,成都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關于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成都現行樓市調控政策進行優化。
《通知》一經發布即引發各方關注,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基調下,成都此次發布的優化政策涉及哪些方面?釋放出哪些信號?對開發商和購房者將有何影響?
成都樓市新政涉及四項調整
此次發布的新政包括四項調整:優化預售辦理條件、優化預售資金監管、優化家庭住房總套數認定標準、優化無房居民家庭認定標準。
具體措施
優化預售辦理條件。允許企業在符合土地出讓合同約定的開竣工時限前提下,按棟辦理預售許可證進行銷售。
優化預售資金監管。支持各區(市)縣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在《成都市商品房預售款監管辦法實施細則》明確的監管額度核算方式、標準下,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項目預售資金監管額度。
優化家庭住房總套數認定標準。近郊區(市)縣已購或新購住房不納入中心城區購房時家庭名下住房總套數計算。即,居民擬在中心城區新購住房的(包括商品住房及二手住房),其家庭成員位于近郊區(市)縣(東部新區、青白江區、新津區、簡陽、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金堂、大邑、蒲江)的住房,不再納入家庭住房總套數計算。
優化無房居民家庭認定標準。購房人及其家庭成員在成都市無自有產權住房且登記購房之日前2年內無住房轉讓記錄的,認定為無房居民家庭。
“成都這次的政策調整是‘信號方向’大于‘實質影響’”。四川中原地產研究院院長吳江分析道,“四條政策里,前兩條適度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后兩條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大方針下,支持改善性購房需求。”
開發商推售將更加靈活 新政利好兩類購房者
那么,新政對開發商和購房者都有哪些影響呢?
吳江認為,從優化預售辦理條件和優化預售資金監管來看,開發商項目推售貨源的時機和組合將更加靈活。預售監管資金的優化也有助于企業保證現金流的健康運轉,更有利于房企化解風險、平穩發展。
“現在可以按棟辦理預售許可證,開發商推貨更靈活,回款也更快,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資金壓力。”龍泉驛區某項目從業人員表示,同時,優化新政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的信心。
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院長付躍華也認為,目前開發商的壓力不僅僅來源于銷售端,還有融資端,因此現金流是關鍵。
“新政提出優化家庭住房總套數認定標準和優化無房居民家庭認定標準,將利好兩類購房者,一類是因三圈層有房而限制了中心城區改善套數的購房者,另一類則是名下無房卻在2016年10月1日后有交易記錄的。”吳江說。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政中關于“優化家庭住房總套數認定標準”這一條規定,令很多人有些疑惑:“這是不是意味著三圈層資格可以買中心城區了?”對此,克而瑞四川分析指出,該政策優化的是“套數”認定,而非“資格”認定,購房資格是沒有變化的。(川觀新聞 王型芳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