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施策 信心更足 成都助企政策持續落地為企業保駕護航
市民在商場挑選生活用品
4月11日,成都出臺《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即“助企健康發展30條”),全面落實國家、省系列助企惠企政策,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促進經濟穩定增長;5月13日,著力于“強實體、促消費、補重點”三方面精準施策,以真金白銀、真招實招進一步強化對企業的幫扶激勵,充分激發市場活力……
伴隨政策的持續落地,盡管企業有大小,行業有不同,但企業從政策中收獲的實惠與信心卻一樣。
近來打開成都人的朋友圈,滿屏都被“長滿了露營帳篷的郊野公園”“擠滿了騎行者的環城綠道”以及“人頭攢動的日出觀景平臺”所占據。火熱的戶外露營和運動,帶動了上下游相關產品的銷量增長。
“今年以來,市民對戶外運動的熱情逐漸高漲,釋放出更大消費潛力和活力。”勁浪體育副總經理周奕橋介紹,前不久組織消費者開展的50公里綠道騎行活動、時下火熱的飛盤運動,目的自然不僅是品牌形象傳播,還期待在合適的“時機”,進而更大程度地拉動運動消費,接下來也將結合籃球、跑步、飛盤等在適當的節點,策劃更豐富的消費體驗。
當然也不只是“時機”瞅得準,在周奕橋看來,政策的持續發力同樣給了企業信心。昨日,成都再次釋放提振消費、激發市場活力的多項紅利,將分兩批次發放約6億元的“成都520”消費券,并提到全市各區(市)縣也在制定企業紓困解難以及提振消費的政策措施,將在資金支持、用工生產、公共服務等方面協同發力,讓企業的獲得感更強。“雖然現實困難仍然不少,但在現在的大環境下,政府出臺這么多助企政策,企業已經感受到了陣陣暖意,政策受惠感逐漸增強,未來發力也更有信心。”
“此前,成都市政府出臺了‘助企健康發展30條’,在精準防控疫情和降低企業經營成本上給予了更多的、更切實的幫扶。”成都伊藤洋華堂有限公司董事長黃亞美表示,伊藤線上業務正在積極地參與“數字生活消費節”,相信在6億元的“成都520”消費券刺激下,能夠有效地提振消費。
“政府積極深入了解企業經營情況,聽取企業的意見建議并迅速研究實施專項舉措,向廣大企業傳遞出了同擔風雨、攜手并進的強烈信號和決心。”黃亞美稱,伊藤線下實體店將在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積極組織高品質且符合消費需求的商品,滿足消費者的生活需要,進而也為大家提出更多高品質的生活提案,有序提振生產消費。
政府接連發布的助企措施,實實在在給了企業信心。黃亞美表示,“伴隨著‘政策包’的持續發布、精準施策的進一步落實以及企業自身的努力,堅信我們一定能實現乘風破浪。”
面對面 傾聽企業聲音
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座談會
現場協調解決問題
為進一步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聽取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意見建議,現場協調解決企業問題,5月14日下午,成都市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座談會召開。
會上,市經信局副局長蒲斌介紹了全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2021年我市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達到1464億元,同比增長20%,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五。下一步,成都將持續提升企業服務水平,印發產業發展五年規劃、產業圖譜,統籌市區兩級力量,提前介入、靠前服務,傾聽企業建議訴求、化解企業困難問題,完善重大項目全鏈條服務機制,全力以赴把服務做到企業心坎上。
座談會上,企業家訴求直截了當,資金、土地、政策、人才等要素成為企業家向政府提出的“高頻詞”。企業有呼聲,政府有回應。針對企業的問題和建議,相關市級部門和區(市)縣負責人當場給予回應。座談會結束,在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的提議下,在場企業家與政府相關部門建了一個微信群,以便長效溝通。“大家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在群里說,我們將及時梳理問題,建立臺賬,逐一落實。”
“送政策送服務助企業”主題沙龍
看到政策紅利包的消息,很振奮
5月13日下午,成都市商務局會同市發改委、市金融監管局、市人社局等部門召開“送政策送服務助企業”主題沙龍,與成都服務貿易協會、電商企業協會、零售商協會等全市11個行業協會的會長或秘書長進行了面對面交流,了解當前商貿和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聽取他們對支持市場主體應對疫情影響,促進消費和服務行業發展的意見建議。
“一大早就看到了成都推出商貿服務業政策紅利包的消息,很振奮”,成都市樓宇經濟促進會會長、成都中海地產商業管理公司總經理張煒在發言中表示,從行業看,受疫情影響,購物中心和寫字樓租賃數據有所下降,但成都市場的表現總體較為平穩,業內對成都的城市發展也很有信心。“公司將進一步堅定投資信心,在招引首店,提升商場的人氣等方面積極發力,和政府一道形成合力。”
在介紹了各自行業運行情況后,協會代表紛紛表示,盡管現實困難仍然不少,但政府出臺的這一攬子幫扶激勵政策,對企業來說,既是“及時雨”,又是“強心針”,對未來大家都更有信心了。
在聽取了各行業協會的意見建議后,成都市商務局局長張金泉表示,“對于企業反映的問題,我們將迅速匯總梳理,抓緊研究解決辦法;加快推進商貿企業扶持政策落到實處,組織策劃系列提振消費的促銷活動;把主題沙龍固化下來,形成商務部門與行業、企業的常態化對話機制,聚焦廣大市場主體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以更大的力度保市場主體、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維護好企業穩定發展的環境,鞏固提升大家穩定向好的預期。”(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孟浩 劉泰山 攝影 魏麟瀟)
政策“精準滴灌” 市場主體“青山常在”
□成都日報評論員
50分鐘開出融資“藥方”,企業從提交需求到獲批貸款,僅用5天時間;以白名單制度為保障,暢通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精準破解融資“難、貴、慢”難題……從用好每一滴“金融活水”,到確保每一項政策落實,成都“助企健康發展30條”滿月以來,“更有底氣”是越來越多企業的直觀感受。這當中的信心,得益于“立足成都實際”的政策,“精準滴灌”的思路將助力更多市場主體“青山常在”。
清晰認識總目標,決定著“精準滴灌”的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開會議,要求要扎實穩住經濟,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成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要“大力促進就業增收”“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紓危解困工作,著力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只有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才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打好政策“組合拳”,影響著“精準滴灌”的成效。聚焦房租、社保費等企業支出,降低中小微企業的經營成本;鼓勵工業中小企業成長,落實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為工業企業創造穩定發展的條件……一項項政策從制定出臺到發揮實效,離不開直面企業的痛點難點。弄清企業的不同需求,才能在爬坡過坎中轉危為機、開出新局。
自“助企健康發展30條”發布以來,成都一方面不斷細化政策,如成都市經信局印發了配套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分實施細則》,另一方面,則是對措施進行補充。相較于“助企健康發展30條”,《成都市2022年度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更明確地指出要持續擴大信保覆蓋面。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既是為企業解燃眉之急,也要不斷激發市場活力。
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留得青山、贏得未來。讓助企舉措落實落細,使更多市場主體輕裝上陣、奮發有為,經濟工作就有了堅不可破的牢固支撐和源源不斷的澎湃動能,城市發展必將行穩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