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書包不回家”讓課堂效率提上去 家長焦慮降下來
作業少了,輔導班停了,課后活動豐富了……去年9月,“雙減”為全國中小學生送上了一份特別的開學禮!半p減”政策落地實施后,帶來了不少新氣象。
四川成都作為全國9個“雙減”試點城市之一,先后出臺了“雙減”“雙減2.0版”等配套改革措施。青羊區積極回應學校和家長的需求,率先推行“雙減”三大行動十大舉措,從教學管理、作業提升、規范考試行為、構建課后服務體系等多個角度,充分發揮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做好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的“減法”,做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的“加法”。其中,“書包不回家”入選了2021年度四川省“雙減”十大典型案例,并在全省推廣。
書包不回家 對課堂教學提出更高要求
“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作業負擔”一直是家長和孩子關注度最高、與日常學習生活關系最密切的內容。去年9月,青羊區率先發出“書包不回家”倡議,即在校參加課后服務并完成了作業的學生,在獲得老師同意和家長支持的前提下,周一至周四期間,放學后書包可不背回家。發出倡議的同時,青羊區在6所學校啟動試點。
學生放學回家將書包放在學校。青羊區教育局供圖
“書包確實比較重,有幾個孩子是自己背書包?大多都是家長背到校門口,孩子再背進教室。”青羊區教育局副局長陳杰介紹,早在2020年10月,青羊區教育局就進行了關于書包重量的專項調研,針對大多數學生書包過重的問題開展了“輕輕書包”行動。轄區學校紛紛行動起來,指導師生做好書包管理,家庭、學校合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才有了“書包不回家”的倡議。
“根據國家的課程標準,小學一、二年級26節課,三到六年級是30節課,放學比較早。課后服務的2個小時,90%的學生都可以完成所有書面作業。”陳杰說,“書包不回家”的背后,對學校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生在校完成作業后,老師要及時批改、評講,這對學生來說提高了作業的質量和效率,對老師來說可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以便動態調整教學內容。此外,老師還會利用下午3點半至5點半的課后延時服務時間,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輔導,確保每一名學生都接受到有質量的教育。
同學們放在學校的書包。青羊區教育局供圖
可以說,“書包不回家”一方面是在給學生和家長在身心、精力上做“減法”;另一方面,也是在給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水平上做“加法”。金沙小學是青羊區啟動“書包不回家”倡議的首批6所試點學校之一。對于這一倡議,該校課程中心主任王雪深有體會,她說:“其實我們覺得‘書包不回家’,它的核心是在減負和提質,是用很直觀的方式來倒逼老師們進行觀念轉換,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打造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教師隊伍!
鼓勵個性發展 緩解家長焦慮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不知什么時候,作業變成了親子關系的阻礙。網上關于家長輔導作業的段子在現實中不斷上演,究竟是哪兒出了問題?
放學回家的孩子們。青羊區教育局供圖
“家長的焦慮一般都來源于輔導作業,只要沒輔導作業,大家都非常開心。作業真是影響家庭關系的重要因素。”青羊區教育局副局長陳杰認為,“書包不回家”將原本由家長輔導作業的時間交還給了學校,在減少家長焦慮的同時,也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
“并不是說一定要刷題才能夠提高孩子們的學習思維。孩子們可以通過做家務、手工等方式來提高動手和動腦能力!苯鹕承W教師張夢均說,他們學校設計了一項特色作業《“三問”關愛手冊》,要求學生每天記錄心情、健康狀況、就寢時間、家庭勞動崗位、居家運動、閱讀積累和親子交流等,涵蓋德、智、體、美、勞的方方面面。并且,從學生入學第一天起到小學畢業,每天都有內容需要填寫。這既是記錄孩子的成長足跡,也搭建起了學校與家庭的溝通橋梁。
易李木鉻和李易詩鉻是親兄妹,還是同班同學。當被問到“書包不回家”之后,在家里都干些什么時,哥哥易李木鉻說:“作業都在校完成,回家以后就沒有作業,可以給盡情地去運動、看書。”妹妹李易詩鉻則說:“我回家可以跟媽媽一起打乒乓球,或者幫媽媽一起做飯,和哥哥一起玩!闭劦礁郧跋啾扔惺裁醋兓瘯r,兄妹倆不約而同地說:“比以前輕松了,睡覺的時間也更早了!
整隊放學回家的同學們。青羊區教育局供圖
“剛開始會有些擔心,放學不帶書包回來,害怕會影響到孩子學習。后來發現他們的學習不僅沒受影響,反而效率更高了,空余時間也變多了。現在回來沒作業了,我們就可以一起運動、一起聊聊天,家里的歡聲笑語變多了。”兄妹倆的媽媽李瓊很有感觸。
負擔減下來,效率提起來。據統計,青羊區現在共有25所學校參與到“書包不回家”行動中,今年在6所試點學校的基礎上增加了19所,參與率達到71.4%。98.4%的學生在課后服務時段保質保量完成書面作業,81%的學生明顯感受到學習壓力的減輕,92.5%家長輔導孩子學習的焦慮得到緩解。目前,自愿加入行動的學生比例從之前的79%上升到了93%。
關于下一步落實“雙減”的新計劃和新舉措,青羊區教育局副局長陳杰表示,將提升師生在校時間利用質效,一方面加強師培和教研的精細化管理,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作業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擴大“書包不回家”開展范圍,倒逼學校做好內部管理,科學安排師生在校時間。此外,高水平滿覆蓋開展好“5+2+N”課后服務,打造“課內作業+體育鍛煉+一班一品+特色社團”的課后服務實施路徑,重點提升學業輔導、體育鍛煉和素質拓展等薄弱環節,并積極推動名師跨校走課,更好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滿足家長多元需求。同時,進一步強化宣傳引導,讓更多家長積極支持并參與到“雙減”中來,共同為孩子創造健康、快樂、幸福的童年。(彭茜 王洪江 侯杰 曲楊妍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