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報災情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瀘州瀘縣“9.16”抗震救災指揮部召開第二場新聞發布會
人民網瀘縣9月17日電 (朱虹、王波)今日下午,四川瀘縣“9.16”抗震救災指揮部召開第二場新聞發布會,對災情、抗震救災工作及下一步工作進行通報。
截至9月17日12時,“9·16”瀘縣6.0級地震災害造成3人死亡,無新增死亡人數;146人受傷(3人重傷,1人經救治轉為輕傷,另2名重傷人員生命體征平穩)。緊急轉移76548人、緊急轉移安置14400人。房屋受損等受災情況正在進一步核實中。
救災工作主要包括:
深入開展搜救排查。搶抓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調集武警、消防、綜合應急、礦山救護、民兵等專業救援力量7400余人,出動車輛304輛以及巡邏艇、挖掘機等救援設備95臺,全力開展搜救。充分發揮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組織縣鄉村干部,按照“逐戶核實、不漏一戶、人人見面”要求,全覆蓋開展搜救排查。目前,已完成瀘縣20個鎮(街道)首輪全面搜救工作。
精心救治傷員。累計收治傷員146人,其中住院50人,96人經觀察、檢查、治療后離院。2名重傷患者收治于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實行“一人一案”多學科會診。輕傷人員集中收治到瀘縣人民醫院,并做好醫療機構疫情防控工作。
妥善安置受災群眾。設置瀘縣二中、九曲河公園等安置點121個,搭建救災帳篷2500頂,調撥折疊床2.07萬張、被子2.06萬床和生活物資1萬余件。每個安置點配備2名警務人員負責秩序維護、2名醫務人員負責醫療工作。各安置點由指揮部配送盒飯、方便面、面包、水等基本生活物資。省財政向災區緊急撥款5000萬元,用于災區群眾臨時生活救助、緊急轉移安置、受災人員救治等。
迅速開展次生隱患排查。組織139名地質、結構、房屋建筑專業人員,組成13個現場排查小組,赴各鎮(街道)開展受災房屋核查鑒定,分類建立臺賬。派出10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會同相關部門,對在建項目和涉及危化品、重大危險源設施開展全覆蓋安全隱患排查。組織專業力量,對震源周邊11個鎮(街道)開展地災隱患點和次生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同步組織航飛作業開展震區100公里分析,已排查點位71處,發現地質災害隱患3處。所有隱患點均已落實防災措施及監測員,做好風險管控。繼續開展校舍安全隱患排查,確保安全后逐步復課。同時,對煤礦、非煤礦山、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拉網式安全隱患排查,嚴防自然災害引發安全事件。
全力搶修基礎設施。組織城市供電、供排水、通訊、公用服務等方面設施設備和技術力量,全力開展重要基礎設施搶險搶修、保通保暢。交通方面,瀘縣境內全線可正常通行,綿瀘高鐵內江至瀘州區間線路暫停運行,正在開展全線排查,確保安全后恢復運行;電力方面,共有1條35千伏、11條10千伏線路受損停運,經搶修,現已全部恢復;供水方面,管道受損30處,現已完成搶修22處;通信方面,地震累計造成106個基站信號中斷,現已全部恢復;燃氣方面,震中附近的福集鎮、嘉明鎮、得勝鎮因房屋倒塌造成天然氣管道部分受損,正在進行搶修,涉及678戶停氣。
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組織公安干警、基層干部等力量組建巡邏隊伍,對災區和安置點進行全覆蓋不間斷巡邏,維護震區社會穩定、救災通道暢通。全力做好群眾心理疏導、政策解釋等工作。通過主流媒體動態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社會關切,依法打擊網絡謠言。
下一步,繼續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繼續全力搜救可能被困人員。在確保救援力量安全的前提下,對受災區域開展拉網式、全覆蓋搜救排查,全力搜救可能被困人員,確保“不漏一人”,并做好救治準備。
深入細致做好群眾安置救助。進一步加強轉移群眾生活保障,有序組織調撥發放救災物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以及環境、水質和病媒生物監測,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迅速精準開展災損評估。進一步加強受損房屋安全評估鑒定,對受損房屋設置警戒線、警示標語等,及時開展設施加固重建,做到“不安全必撤離、未鑒定不返回”。同步開展其他災害損失評估工作。
繼續全力做好排危除險。加強對受災地區重點行業領域和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整治,加強余震、氣象、地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引導群眾安全避險,嚴防次生災害發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