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瀘縣“9.16”抗震救災指揮部召開首場新聞發布會 通報災情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瀘縣“9.16”抗震救災指揮部召開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人民網 朱虹攝 |
人民網成都9月16日電 (朱虹、王波 )9月16日4時33分,瀘州市瀘縣發生6.0級地震。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第一時間作出批示,要求立即派出工作組,赴瀘縣指導當地做好抗震救災工作。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要求全力救治傷員,安排好房屋損毀群眾的生活。16日下午,瀘縣“9.16”抗震救災指揮部召開第一場新聞發布會,對災情、抗震救災工作及下一步工作進行通報。
地震造成3人死亡3人重傷
房屋倒塌1262間,嚴重損壞3387間
截至9月16日12時50分,地震共造成3人死亡、3人重傷、85人輕傷,總計傷亡人數91人,直接經濟損失正在統計。
其中,房屋方面:倒塌1262間,嚴重損壞3387間,一般受損25181間;道路交通方面:瀘州高鐵站停運(高速公路、國省干線、云龍機場運行正常);電力線路方面:造成35千伏牛灘變電站、潮河變電站失電,所帶11條10千伏線路停電,5條10千伏線路停運(涉及部分城區、嘉明鎮),共計763臺區、62000戶用戶停電;通訊設施方面:8個通信基站受損,97個基站斷站,暫未收到鄉鎮大面積通訊中斷情況;油氣管線方面:瀘縣5家加油站墻體輕微開裂(中石油福集、龍腦橋,中石化金福,殼牌兆雅、福集加油站),不影響加油作業,暫未發現其他受損情況;天然氣長輸管網未受影響。企業方面:17家工業企業廠房受損。
瀘州市啟動抗震救災Ⅰ級應急響應
開展應急救援
地震發生后,經會商研判,瀘州市立即啟動抗震救災Ⅰ級應急響應,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迅速開展抗震救災各項工作。
瀘州市應急委調集消防救援隊伍、綜合應急救援隊伍、醫療救護、電力、通信、交通、113地質隊、135地質隊、武警、民兵、紅十字會山地救援等搶險救援力量3860余人,出動車輛197輛、巡邏艇4艘、挖掘機等救援設備89臺在災區全力開展救援(省應急指揮中心已調成都、宜賓、自貢、內江等地消防救援力量約160人趕赴瀘縣救援)。重傷患者全部收治到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一人一案”多學科會診,全力救治。輕傷患者集中收治到瀘縣人民醫院,并做好醫療機構疫情防控工作。
同時,迅速開展轉移安置。目前,緊急轉移安置6904人,緊急轉移避險73929人,安置點89個。瀘縣所有學校已停課,學生就近轉移至避難場所,待校舍安全隱患排查,確保安全后逐步復課。啟動自然災害Ⅰ級救助應急響應,市縣兩級現已調撥棉被600床、折疊床700張、帳篷500頂、救災物資家庭包1000個等救災物資和生活物資。省應急廳已安排應急救災物資,正陸續送達。
此外,迅速開展隱患排查。組織自規、水務、住建、交通、經信等行業主管部門,對行業領域企業廠房、在建項目、重要設施開展點對點安全隱患排查。督促各區縣組織專業力量,對轄區重點場所、在建工程、老舊房屋和人員密集場所進行拉網式排查,尤其是對瀘縣震區進行全覆蓋隱患排查,全力消除安全隱患,嚴防次生災害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下一步將繼續全力救治傷員
做好善后工作
接下來將繼續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救治傷員,搜救可能被困人員。整合調度市縣醫療力量,全力救治受傷人員特別是重傷人員;同時,在確保救援力量安全前提下,按照“逐戶核實、不漏一戶、人人見面”原則,對受災區域開展拉網式、全覆蓋搜救排查,全力搜救可能被困人員。
二是進一步核查地震災情,做好善后工作。開展震區群眾轉移安置,組織受損建筑、危險區域的群眾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加強物資調配,確保轉移安置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安全住處、有醫療服務,并做好疫情防控。同時,全面做好災情統計工作。
三是開展受損房屋安全評估工作,確保安全才能使用。組織專業力量對受災地區建筑物進行安全性鑒定,鑒定完成并確認安全后方可使用。
四是做好地震后排危除險工作,嚴防次生災害發生。對受災地區電力、交通、水利、通信、燃氣管道、地質災害隱患等進行全面排查,特別是密切監測水庫、壩體等重點部位,及時劃定危險區域,轉移相關人員,嚴防次生災害造成人員傷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